人工智能(AI)的说法由来已久,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最近几年才突然爆发,变得炙手可热。最为常见的就是人脸识别、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而要实现诸多应用,最重要的硬件就是AI芯片。而英伟达(NVIDA),正是AI芯片行业的第一大供应商。
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华为目前正在开展一个代号为达芬奇计划“Project Da Vinci”的新项目,将自主研发AI芯片,挑战英伟达的领先地位。
“达芬奇计划”做了什么?将AI添加到一切产品和服务中
华为目前致力于将AI引入公司一切产品和服务中,包括电信基站和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和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而“达芬奇计划”就是这一系列想法的尝试。
通过“达芬奇计划”得到改造的业务之一是华为的“安全城市”业务。华为目前可通过AI驱动的监控摄像机,捕获图像并发送到远程数据中心,实现地方政府监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向警方发出警报,如自动识别交通事故、盗窃事件和街头斗殴等。
另一方面,华为正计划将更多的AI能力引入全球电信网络。为保证其运营商客户的基础设施升级、迎接5G网络,华为正开发新的设备和软件,利用电信基站创建更智能、支持AI的网络。据了解,这些基站可以自行检测和修复问题,同时通过预测无线数据流量波动,自动调整其运营。
此外,华为的云计算业务也在迅速发展,华为云业务正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器和其他数据中心设备(包括芯片)。而芯片方面的研发,则意味着将给英伟达带来挑战。
在目前的GPU芯片市场上,英伟达市场占有率高达70%,是当之无愧的芯片领域霸主。

我们可以看到,芯片巨头Nvidia(英伟达)已经牢牢占据AI芯片榜首,由于CUDA开发平台的普及,英伟达的GPU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通用AI硬件计算平台。除了有实力自研芯片的企业(全世界也没几家),如果需要做AI相关的工作,必定需要用到Nvidia的芯片。Nvidia的芯片应用普遍,现在所有的AI软件库都支持使用CUDA加速,包括谷歌的Tensorflow,Facebook的Caffe,亚马逊的MXNet等。
在今年的电脑展上,英伟达主要发布了两款新品:HGX-2、Jetson Xavier。前者其实比较简单,就是今年CES上NVIDIA发布的那款DGX-2超级计算机的“拆解版”,目标就是让用户能够更加灵活地组装GPU加速节点。所以,其实也只能算半个“新品”。这也让另外一个新品——Jetson Xavier,显得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