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首次迎着初夏到来。充满阳光,充满激情的夏季,与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氛围一样,令人愉悦。年初所爆发的疫情,对今年电子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疫情后率先举办的电子行业大型专业展览会,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为中国的经济复苏献力,不仅满足了展商和观众们积累了半年的需求,更是体现了作为电子行业大展的标杆和灯塔作用。
今年的展会同2020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productronia China)一起,共有近1373家展商前来参展;展示面积达到9万平米,三天共接待81126 专业观众莅临参观。四场盛会的叠加,全方位展示了电子全产业链,是行业发布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理想平台。
- 近1373家展商和81126专业观众相聚一堂
- 4大科技园+5场同期技术创新论坛
- 首次设立资源整合产业园,打破展商与观众的界限
电子科技正值蓬勃发展的稳步上升期,研发与创新是企业追求上升发展的重要任务,而跨界合作和技术融合是目前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以“融合创新,智引未来” 为主题,发布了智慧工厂、智慧出行、智慧生活、5G+、IoT+、+AI、中国力量、初创企业八大行业关键词;展会为电子行业从业者全方位展示前沿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了一站式、综合性展示平台;激发了行业创新灵感,加速了电子全产业链发展升级。慕尼黑博览集团董事总经理Falk Senger先生总结说:“我们很高兴为展商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新展期。中国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全球重要先进技术发展基地。慕尼黑博览集团也希望继续为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服务。我们很高兴看到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的成功举办。”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赵亚征先生说:“我们每年都会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展会,我觉得是“创新”。展会每年观众不断在增加,规模也不断在扩大,最关键的是每年都抓住了行业和社会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源整合与赋能,架起展商与观众的需求桥梁
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是下游众多行业发展的根基与血液,成为了稳经济、保就业、求发展的关键一环。早在5月,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推出的中国电子产业重振计划为顺应扩大内需、扶持支柱产业等新经济,助力把握电子信息行业新机遇、应对需求,不仅吸引电子企业进行贸易交流与产品展示,也得到了更多对行业资源有需求的产业链上参与者的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慕展5月推出的中国电子产业重振计划,迎合展商和观众的需求,今年展会现场首次设立 “资源整合产业园”,旨在更为精准有效地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用户的需求;通过打破展商与观众的界限,为更多展会参与者对接到各类所需要的资源。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路王斌先生表示:“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早已不是简单的展览平台,而是成为了电子产业的资源整合与赋能的平台。我们很高兴为电子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提供更多的平台资源,展现了各大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落地应用;通过打破展商与观众的界限,为更多参与者对接到各类所需要的资源,也为中国电子产业的重振做出了我们绵薄的贡献。”
日本广濑电机株式会社中国区市场部主管曹培浩先生说:“今年从现场看,无论是展会整体还是广濑展台,观众都是很多的,我们也是有很多重要的客户来到了现场,他们都是国内各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而且很多采购部门及研发部门的部长都过来了。尽管有疫情的影响,国外的客户无法来到现场,但是国内的企业和工程师对展会的热情不减。今年也是广濑连续第9年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了,明年就是第10年了。对我们参展商,还有客户来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线下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广濑明年也会考虑继续参展。”
未来电子行业发展重心:物联网技术的改造与升级
随着各行各业都在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改造或升级,物联网规模在极速扩张。未来电子行业发展重心也必然将是与物联网相关的上下游供应商或制造商。顺应此发展潮流,慕展也吹响了进军物联网市场的号角,与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合作,隆重推出了“物联网智能硬件科技园”,并邀请到了全球物联网领域重量级展商,为大家带来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落地现状与发展资讯。与此同时,慕尼黑上海电子展首次开启了“绿幕直播:物联荟线上直播”模式——计算机制作的虚拟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人物与虚拟背景同步变化。以实时变换的虚拟场景,体验不一样的电子技术直播。村田制作所市场总监门胁利宏先生说:“我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全球都实行限行等安全举措的特殊时期,能举办这样的盛会,现场展会及网络直播无缝衔接,使行业人士之间有了深度交流的机会,非常惊喜!”
智慧出行:展现前沿技术改变未来出行领域的舞台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驱动下,全球出行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明显,重点聚焦在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顶层设计、硬件基础、应用落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谋篇布局,大力推动“车联网+地理信息”跨界融合。在此背景下,202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倾情打造了“智慧出行科技园”,汇聚一干知名汽车电子厂商,展示诸多无人驾驶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车身电子等前沿技术,为行业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汽车电子盛宴。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半导体和传感器及汽车电子产品经理朱晓峰先生说:“我觉得今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热度不减,虽然今年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的疫情,但是现场人流量没有减少,说明展会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今年展会现场观众的专业度有很大地提升,明年我们肯定会继续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日益崛起中国“芯”,本土优秀电子企业齐亮相
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缺芯”困境,每年都需要花费超千亿美元进口芯片。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约为3055.5亿美元,同比出现了2.1%的下滑,是近五年来,进口额最大幅度下滑。这份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宣示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开启了芯片国产化的序幕。2020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助力国产电子企业打造“硬核中国芯科技园”,汇聚优秀的国产电子企业,展出其创新的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见证中国力量的崛起。
业界大咖云集,多场特色技术高峰论坛诠释行业新趋势
202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同期论坛也就大家关注的话题,邀请行业大咖、优质企业代表、研究院高校等专家为企业一一解答,分享经验。同时也针对汽车电子、电动车、医疗、连接器、嵌入式等话题,与观众展开深度交流。展会同期举办的论坛、技术竞赛、现场演示区等一直以来都以行业热门话题、未来行业发展动向、大咖思维碰撞、高质量的演讲、专业的组织吸引来大量的展商和观众的关注,使展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向。
2020受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全国经济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中国人民拥有的勤劳勇敢与坚韧不拔也会令我们的经济恢复变得迅速和强劲。虽然有些行业还处在市场调整期,然而这也恰好是新技术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在市场重启与新基建加快部署等背景下,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恰好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追回所有人对2020年的期望与重托。
“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7月召开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盛况不仅为整个电子行业带来了信心,更为电子行业从业者们开辟了一条阴霾后的康庄大道。在助力推动电子行业高速发展这条道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继续前行!
下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将于2021年4月14-16日在上海举行;同期还将举办全新子品牌展会:中国国际汽车电子、系统与解决方案展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gress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s, Systems and Solutions (eAC)),展会将覆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智慧出行等热门专题的汽车电子、系统与解决方案领域。
关于electronica、productronica和全球电子展网络
electronica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和组件展览会。productronica是世界知名的电子生产设备展览会。两展分别于单双年在德国慕尼黑轮流举办。慕尼黑博览集团全球电子展网络包含了全球的一系列电子展览会,包括electronica、productronica、electronicIndia、electronicAsia、electronica China、productronica China和electronicAmericas。这些展会基于慕尼黑本土展览会的经验,展示了契合于当地市场需求的内容。
慕尼黑博览集团
慕尼黑博览集团作为知名的全球性展览公司,拥有50余个品牌博览会,涉及资本产品、消费品和高新科技三大领域。集团每年在慕尼黑展览中心、慕尼黑国际会议中心、慕尼黑会展与采购中心举办逾200场展会,共吸引5万余家参展商及300余万名观众齐聚现场。慕尼黑博览集团及旗下子公司的各类专业博览会遍及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土耳其、南非、尼日利亚、越南和伊朗。此外,集团的业务网络覆盖全球,不仅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南美洲拥有数家子公司,还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0多个海外业务代表处。
集团举办的国际展会均获得FKM资格认证,即:展商数、观众数和展会面积均达到展会统计自主监管团体FKM的统一标准并通过其独立审核。同时,慕尼黑博览集团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有着非凡表现:集团先行获得了由官方技术认证机构TÜV SÜD授予的节能证书。更多信息:www.messe-muenchen.com
媒体联系: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钱嘉文
Phone: +86-21-20205554
Mail: Jessica.qian@mm-sh.com
electronica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