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出席神州数码举办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尖峰对话”时,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刘汝林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找到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模式,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刘汝林表示,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都不适合中国,中国必须走一条以应用为特色的混合发展模式。
软件产业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
刘汝林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非常重视,政策也相当优惠,企业有非常大的热情,市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扩展。但是,软件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尽管有不掌握核心技术、企业规模不大等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软件发展模式。”
据刘汝林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软件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美国模式,从核心技术到应用,再到产业化,“真正完整的软件产业只有在美国才能看到。”第二种是印度和爱尔兰模式,“这种模式的国家,一般本国市场规模较小,需求低迷,而自身又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因此走上了软件外包的发展道路”。第三种模式是日本模式,“在日本,很少有纯粹的软件公司,一般是硬件带动软件,强调满足应用需求,软件往往是帮助硬件实现部分功能的配角”。
他表示,这三种模式都不适合中国。他说:“由于在核心技术等方面落后太多,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因此美国模式是不可行的。中国是一个大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因此也不能走印度那种主要依靠外包的发展道路。日本模式更不可行,因为日本往往是几个大公司主宰一个产业,通过这些大公司的研发带动,就可以推动软件的发展。而中国的硬件产业相当分散,没有这样的大公司,日本模式也是行不通的。”
他说:“中国应该走以应用为特色的混合发展模式。”他表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既要在安全领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又要承接一部分外包业务,同时,还要注重和硬件的结合,提高应用水平。
缺乏发展战略
在6月14日主持中国计算机报社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开幕式”上,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淇表示,目前我国缺乏国家级统一的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不利于软件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4年,我国软件产品对外出口达到30亿美元,但张淇表示,“这离47号文件提出的2005年实现软件出口50亿美元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2002年7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02)47号文———《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提出了我国软件产业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一系列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软件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形成若干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软件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0万。
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盈利水平普遍较低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介绍,目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软件企业数量由2000年的73家增长到226家,销售收入50亿元的龙头软件企业达到6家。
同时,曹玉书指出,中国的软件产业与软件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首先,软件产业主要靠国内需求来支持,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而受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软件市场尚不完全成熟和规范,软件市场的巨大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曹玉书指出,我国的软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软件企业平均年销售收入约为2000万元,平均利润率为7%,远远低于美、欧、印、日等软件发达国家25%的利润,导致产业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不够。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尽快加以解决。
人才资源紧张教育与市场脱节
曹玉书表示,人才是软件产业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大多是比较小的,90%以上的企业人员不超过100人,人员超过1000人的只有10家,最大的软件企业也只有三四千人,与国际上大的软件公司相差甚远。美国微软公司在全球的员工达到4万人,美国的前四大软件公司人员均超过万人。
新华科技系统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王自强表示,整个linux产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人才的本土化培养。他说:“目前在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道linux,认为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办公软件就是office,而缺少对软件真正含义的认识。linux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开源软件,提高中国的软件基础教育水平。”
上个月完成的“中国软件人才生存状况”调查发现,60%的国内软件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表明国内软件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不够重视。
调查还发现:教育体制的落后导致了软件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编程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而软件企业自身又不愿提供相应的培训,这样一来编程人员的数量几乎是处在一种“净减”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