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熟了,就有人抢着摘。”中芯国际总裁特别助理喻宁表示无奈。
继本报10月中旬报道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等上海芯片人才流失后(见本报10月13日《上海芯片人才大逆流》),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有知情者再次向本报爆料:中芯国际开始全面反击,反挖墙角了。
但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没有特别大的挖人,但我们确实在推行—系列人才招聘和培养计划。”喻宁反问记者,“我们没法开出新加坡那样高于目前5倍的薪水,那我们怎么应对?”
“黄埔军校”计划引政府关注
12月初,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芯国际,大门口不远,正打桩灌浆大兴土木,“这里正在修建八、九、十厂,预计明年下半年可以量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在这个开阔的厂区内,过去4年已经兴建了三个厂。
如果加上去年以换股方式低成本收购摩托罗拉的天津芯片厂,以及北京的几个厂,预计到明年下半年,中芯国际有10个厂进入正式运营。
数量如此多的厂房进入生产阶段,中芯国际对半导体人才的需求无疑越来越大。
而据idc亚太分部11月底统计,中芯国际在第三季超过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商;以营收计,中芯国际在业内排名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并已在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中芯国际一直在培养人才上不遗余力。我们要打造中国半导体人才的‘黄埔军校’。”喻宁谈到中芯国际的长远规划时说,“人才是跨国界的,我们的‘军校’允许人才正常流动。高科技行业人才流动很正常,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受价格波动影响,流向报酬高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无法控制。”
喻宁告诉记者,中芯国际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建公司初始就开始推行了。“我们希望这批优秀的人才,在未来10年、20年,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大显身手。”
而听到中芯国际的“黄埔军校”计划后,上海市信息委一位官员变得异常敏感起来,这会不会意味着芯片人才又要流失?”
而本报关于“上海芯片人才流失”的报道后,更引起上海市政府的关注,“我们从2000年至今一直在做微调工作,有些不便于公开。”上海市信息委产业处另一负责集成电路的官员说,“这要靠社会各方面努力,政府也无法制定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 ”
该官员还说,“半导体人才和其他高科技人才并无太大的区别,可能它更讲究实战经验,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他还告诉记者,事实上,我国半导体人才发展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引进与自培。引进人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但这虽然可以解决近渴,从长远考虑还是靠自己培养,而且仅有核心人才还远远不够,还要培养更多的辅助人才,才可实现芯片业可持续发展。
“导师制”加“回炉”打磨
在中芯国际的“黄埔军校”人才计划中,“导师制”加人才“回炉”是核心。
据最新统计,中芯国际目前有海外员工1084人之多,但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一直认为,仅仅依靠海外员工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大陆本地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而现在,中芯国际7000多名员工中大约有85%来自大陆。
在张汝京看来,“大陆有丰富的人才来源,缺的仅仅是经验,但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针对这种情况,从2000年以来,中芯国际一直实行以老带新的“导师制”。
张汝京拟定的导师制,是海外回来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帮带2到3位年轻工程师,提升他们的技术。“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一个成熟的工程师需要打磨5-7年左右。”喻宁说。
在导师制下打磨得快要“毕业”了的黎鸣小姐,目前正在职攻读复旦大学硕士——这是中芯的另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培训项目。
黎鸣200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材料物理系,进入中芯国际质量管理部后;去年2月,她开始攻读公司与复旦大学合办的硕士班,主攻方向是微电子专业。“这个班有近50名同学,今年9月成立的班则有100多人了。”
而类似黎鸣的员工,目前在职攻读复旦和交大硕士学位的共约150人。同时,也专为线上操作工开设了高复班,让他们有机会在职接受大学教育,目前有200多人就读于上海大学;此外,公司内部开设500堂培训课,课程包括半导体制程技术等诸多方面。
事实上,虽然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已经从去年的9个,发展到目前的17个,但遗憾的是都依托大学——没有一家企业参与进来,既没有国外的先进企业,也没有本土的企业。而现实情况是,当今半导体体技术发展如此之快,大学教育根本追赶不及。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得到公司“回炉”进行再教育。
“我们也提供海外培训的机会,”中芯国际一人土说,“公司与海外设备厂商合作,立即就将员工送到海外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