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涉足汽车产业:是不务正业还是宿命?

据国外媒体报道,多年来,有关苹果的猜测一直是它是否会开始生产电视机,尤其是在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表示史蒂夫•乔布斯声称他已经“破解电视玄机”后。但是,现在吸引公众眼球的则是苹果的汽车项目。

《华尔街日报》本周报道称苹果代号为titan的汽车项目团队将扩容2倍,而且计划2019年推出产品,有关苹果汽车抱负的讨论“更热火了”。

有一点是明确的:汽车将消耗苹果部分现金储备。苹果一直因不愿意向股东回馈现金、积累了巨额现金储备而备受批评。截至第二季度末,苹果现金储备达到创记录的2028亿美元。

苹果汽车项目的进展肯定会让亿万富豪投资者卡尔•伊坎满意。在5月份发送给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的信函中,伊坎用400多个单词阐述了汽车产业蕴藏的商机,“汽车市场规模高达1.6万亿美元,4倍于智能手机市场”。

6月份。《福布斯》高管乔安•穆勒阐述了苹果应当涉足汽车产业的十大理由,主要包括财力雄厚和品牌价值。苹果还有能力像特斯拉那样,进入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而无需像传统汽车厂商那样背负历史遗留问题和成本。

汽车产业要求大量专业知识,有媒体报道称苹果一直在从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厂商挖人,苹果可能会像其他设备那样外包汽车制造业务。高盛分析师西蒙娜•詹科夫斯基周二发表报告称,制造汽车“将与苹果传统的‘轻资产’策略冲突。但它可以与代工厂商合作,就像富士康代工制造iphone一样”。

“轻资产”设想还回答了考虑苹果发展汽车业务成本时浮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收购特斯拉?特斯拉市值仅340亿美元,从财务角度看,苹果收购特斯拉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如果苹果的目的是设计而非真正制造汽车,这一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高盛都认同伊坎的观点,即苹果适合进军汽车产业。詹科夫斯基在报告中写道,“与家庭一样,汽车是苹果能通过操作系统增添价值、提高生态链粘性的另一类产品。”

并非所有人都对苹果进军汽车产业持乐观态度。在周一发布的投资报告中,瑞银分析师史蒂文•米卢诺维奇承认苹果应当进入汽车产业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对更大消费市场的需求以及目前是进入汽车产业的好时机,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刚刚崭露头角,即将成为主流产品。

但米卢诺维奇警告称,许多原因使得需要对苹果进入汽车产业持谨慎态度。他写道,“涉足汽车产业并非易事,苹果可能摊子铺得太大”。汽车利润率可能低于其他设备,利润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更长的产品升级周期和更严格的监管使得汽车产业远不同于每年都升级的智能手机产品。电池技术的改进速度很慢。鉴于特斯拉遭遇的困难,苹果2019年推电动汽车的目标可能有些过于激进。http://keyuheng.51dzw.com/

尽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但汽车产业的机遇对于意识到苹果过于依赖iphone的投资者来说仍然相当迷人。不过詹科夫斯基称,“我们将密切关注苹果的汽车项目,但目前不会考虑它对苹果财务业绩的影响。”

  • 苹果涉足汽车产业:是不务正业还是宿命?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