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行造新字
自从几个月前教育部“对44个汉字字形进行调整”征求意见开始,关于汉字的各种热议就一直在持续。与此同时,网络上开始流行造字游戏,一部分人以此表示对“调整汉字字形”的反对和讽刺。
其中,有一些字在网友中传播较快。比如将“脑残”的“脑”字与“残”字相结合的所谓“nan”字,意为“缺心眼的,很糟糕的”。比如把“五”字和“毛”字结合在一起的“wao”字,讽刺那些“每千字五毛钱”的被雇佣的回帖者。
不久前,一篇名为《造字并不难,大家一起来!》的博文吸引了许多跟帖,众网友不断将设计出的新字传邮给博主,博主将网友传来的新字不断更新贴出。由于这些生造出来的新字往往涉及多个汉字,网友们没有定出读音,有网民评论这些生造汉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目前,跟帖上网友们设计出的新字已更新至30多个。
还有网民不仅造生字,还设计出了这些新造汉字的狂草体。在百度输入“造字”二字,可以找到若干关于如何使用电脑造字的技术详解。
接力出版社副主编、词语收藏人黄集伟对此的评论是:“这更像是一场智力游戏,充满幽默、反讽以及情绪的表达,尽管想要成为主流还很困难,但却是我们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火爆论坛的生僻字
在造字的同时,一些十分生僻的字,也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比如“囧”,在网络文化中,囧字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频繁出现在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和各大论坛中,并出现了满载新新词语的“囧书”,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目前,在各大知名论坛,“烎”字火爆异常。
“烎”字在拼音输入法中竟然也有,全拼之音为“yin(银)。在9月初的某游戏预选赛中,出现了一支自称“烎队”的比赛队伍,向一冠军团队发起挑战。在整场比赛中,“烎队”表现出无惧的精神风貌,尽管最终落败,但依旧被粉丝们看做是十分经典的一场赛事。从此,“烎”这个字逐渐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用来形容自己精力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并由此演变出流行的“烎文化”。
先前“囧”字流行,有某运动品牌生产了“囧”系列运动鞋,产品面市后颇受年轻人青睐。这次“烎”字走红,精明的商家自然也不会错过生财之机。淘宝商家已经嗅到了“烎文化”独特的味道,开始在网上售卖以“中国烎”为主要元素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t恤衫。
其实,近一年来在网络上曾经火爆的有不少古为今用的生僻字,比如囧、槑、玊、勥、巭、嫑、忈、恏等。网友们用得不亦乐乎,无非是看中了这些字的字形,并非用其原意,而是用其象形之意。
曾有语言学家称这些生造字和生僻字会扰乱汉语秩序。但也有人表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
资深网友“光影”则认为,没有必要紧张这些字的流行。他举例说,网龄短的人大概都不知道“烘培鸡”是什么东西,这个源自英文homepage(个人主页)的生造词,在2000年左右比现在的囧还流行,可是到现在已经绝迹好几年了。“现在全都是博客了,哪还有个人主页呀?”很多网络新字和新词就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一闪而逝,没有对汉语体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