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国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提出了“云计算”概念,此后的几年里,云计算成了全球发展的方向。2010年,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人类进入了新一轮it技术革命的时代,全球新技术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
目前的it现状
(1)在传统的计算技术方面,中国和世界水平差距较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认为,我国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时,比美国只差十几年,与日本、前苏联差距更小。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
(2)在公司的资金实力上,中国的企业和国际性大公司差距很大。
目前,ibm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高达127亿美元,是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最高的it企业,即使以6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sun,ibm手中剩余的现金仍将排在现金存量前十大it公司之中,这令ibm有充足的财务基础收购sun。
(3)缺少核心的战略性的软件、应用软件。
8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中有不少软件权威曾预言,中国和印度是发展软件产业最有潜力和优势的国家。然而,仅经历短短的十年,印度软件产业已走在了中国的前面,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而我国的软件业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中的系统软件和大部分支撑软件也被国外公司控制。
(4)在关键人才队伍上,国际大公司有较大的优势。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其中每一个推动、每一项创新都离不开软件。中国本土企业面临高级人才短缺的难题。
最好的毕业生都被外企招去了。除了志向是公务员和大型国企的以外,国内的大部分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就只能被迫承受一流技术人员外流的结果,从外企挑选剩下的毕业生中进行二次分捡。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既有软件人才在数量上供不应求的问题,更有质量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现在缺少的是多层次、复合型、交叉型、国际化的软件人才。
中国软件业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文化差异、教育差异、产业基础差异等三方面问题,特别在教育领域,软件业是时刻需要创新的产业,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创新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个瓶颈必须尽快突破。另外,国家还应该在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动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形成真正的创新。
(5)在融资环境上,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扶持小企业技术转化的环境。在美国,一项创新技术很容易获得把它转化成具体应用的风险投资,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技术,获得投资的难度很大。
制约技术创新的原因分析
(1)现行的体制制约了创新。目前能够得到国家支持资金的对象是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或者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小型企业等。为了拿到国家支持资金,这些单位不会选择具有很大风险的革命性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而是选择在国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创新功能,这样可以避免失败的风险。
(2)当前利益高于一切。选择国外现有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可以快速得到资金和名声。
(3)文人相轻的复杂内耗心态。如果“云计算”的概念是由中国的年轻人在中国提出来,那么国内的同行基本上会采用抵制和批评的态度,同时他们也基本上不会去了解这个年轻人讲的“云计算”是什么,只是出于一种本能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