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于2008年4月14日共同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不论高新区内外),其企业所得税可在三年内从25%减为15%。
显然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旦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可以减轻税收,还可以为自己未来上市提前铺路,毕竟高新技术还是个满吃香的概念。”一位中小企业高管向记者直言。
然而,高新技术的认定之路却并不简单。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被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另外,各大高新技术园区内也有自己的一套认定标准。
比如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根据《办法》规定,需要满足六大条件,包括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在3%~6%之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等。
与《办法》如影随形的还有一支庞大的中介服务咨询机构,它们在企业的认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网络上搜索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中心,粗略统计有名字的服务咨询机构在每个地区都有上百家,它们大多设有专门的网站,其中有不少打着“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代理申报 100%通过”的旗号。技术研发能力、核心知识产权、重大科技进展……这些与创新挂钩的指标已越来越成为企业自身宣传的卖点。戴上高新技术企业这顶高帽子,企业不仅罩上一层光环,还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对于那些高新区而言,吸引高新企业入驻,更是显示自身实力的标志。
不能不说,上述诉求为“制造合格资质”提供了土壤。那些原本可以在资质上进行一定程度筛选的高新区,可能会因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甚至暗中鼓励、纵容企业“大跃进”式成为高新科技企业。
这中间,很有可能形成一条由高新区、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串起的利益链条。高新技术的能耐是否真有那么大?至少在上市环节,这样的噱头并不能顺利过关。一位投资人向记者直言:“技术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收入,收入不等于利润,高新技术背后究竟有多少含金量,这还需要打个问号。”他说,“如果一个原本不会打扮的‘姑娘’,想要通过这样的包装后为自己的上市加分,那肯定是徒劳的。”
“自从新的《办法》出台后,我们高新区按照《办法》先对原先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严格筛选,淘汰了三分之一,选择600多家进行最后的申报,这里面还有多少造假的成分呢?”这600多家企业中很多都在高新区内注册了好几年,有些已经超过了十年,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还是挂羊头卖狗肉,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除了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外,地方高新区其实在高新企业的认定问题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以江苏省为例,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机构通常要由省级国税、地税、财政和科技厅四家联手组成,再按行业抽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在新的评审办法中,还隐去企业信息、公示评审结果等,这些都是防止企业利用材料作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