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支付距离的远近,业界比较认可的手机支付方式可分为“远程”和“近端”两种。其中,手机远程支付主要包括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以及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前者指用户通过发送sms短信的方式实现的支付行为;后者指用户通过手机登录网络,使用银行或其他支付企业提供的支付服务。而近端支付指用户利用nfc、rfid射频和蓝牙红外技术,使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 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实现本地化通讯。
除了铁道部,还没有看到手机支付在其他近端支付领域的突破,目前易宝支付、财富通等远程支付仍是传统电子支付方式的延伸,只是将载体从网络变为了手机。
据艾瑞咨询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显示,手机支付将在未来两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市场交易规模将达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2012年中国手机支付的交易规模将超1000亿元。胡媛媛坦言,从目前看这一预计显然过于乐观了。
标准悬而未决,市场尚不成熟,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手机支付的概念持续走热。就连铁道部也来“凑热闹”:计划推出购买火车票的手机支付方式。
日前,铁道部与中国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支付渠道完善、铁路金融产品创新、增值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推进铁路支付电子化。
尽管这是手机近端支付领域的一大突破,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艾瑞咨询分析师胡媛媛表示,从目前手机支付的发展来看,今年市场并未到达爆发的程度,其中近端支付的比例仅为15%,且仍将面临包括用户使用习惯、安全度、终端铺设成本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实施难度仍相当大。此前华虹与中国移动合作,为上海地铁进行了手机支付升级,涉及闸机、后台系统的统一改造,使得目前每个地铁站都有相关设备。而用户若想用手机支付的方式替代交通卡,也需要更换现有的sim卡才能做到;比较复杂。
目前上海地铁大多数手机支付通道仍是作为传统交通卡通道在使用。对此,胡媛媛表示,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正是目前手机支付普及的最大难题之一。与此同时,用户对于安全的担忧以及厂商在应用场景的终端铺设成本,也是影响近端支付市场发展的另外两大问题。
尽管对于设备改造的成本不高,但目前运营商与银联不同的标准加大了终端设备的铺设成本。“最近,银联和移动的标准似乎有统一的趋势,但仍需要政府出台最后标准。”在胡媛媛看来,银联的标准在兼容性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不过,种种桎梏未能阻挡手机支付相关产业链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方正证券指出,随着手机支付行业的启动,先期受益的将是基础设备制造商,如从事rf-sim 封装测试的公司有长电科技、生产接收终端rf-pos 机的厂家证通电子等。当手机支付用户发展到一定数量,移动支付平台和综合平台运营商将逐步受益,因此中长期看好中移动手机支付运营平台合作企业拓维信息。不过显然,市场的成熟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