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一个企业家,只是一个财经作家。 汕头市泰美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这么多年来他去过不少地方,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也目睹过很多创业的故事。
在他写作的《激荡三十年》中,到处充满了这些创业者的身影。
最近,常常有人问他,在今天的中国,那些激动人心的创业精神,是不是还活着?今天的创业者,与他写过的上世纪的那些创业者们,又有什么不同?
他很想回答这些问题。
不久前,他去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西海固”。
在这个特困地方
他见到了这样一批特殊的青年,听到和看到了一些特殊的创业故事,
他们似曾相识,又有全然崭新的面貌。
他就是吴晓波,cctv财经频道《创业:我们的故事》主讲人。
创业型企业家在创业初期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边缘化的人也能创业成功吗?
刘永行、刘永好、尹明善都曾经历的逆境,
当下年轻人能否应对?
挫折磨砺意志,创业改变人生
如果你有梦想,如果你正面临人生坎坷,如果你想逆风飞扬,
邀请你一起来听吴晓波讲故事。
3月9日晚,他将为您带来他在西海固等地的发现,
他将带您一起从故事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探寻创业成功的公式。当吴晓波站在西海固的山脊上的时候,他被深深震撼了,因为在很多中国其它的贫困地区,虽然很贫穷,但山上还是有树,河里还是有鱼,人们缺少的是当地的资源和外部世界的对接,所以那些地方墙上常常贴着六个字“要致富先修路”。然后,这次吴晓波到了西海固以后,发觉山上什么也没有,天空中甚至没有一个飞鸟,那里极度缺水,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那么,在这样一个极度贫穷的地方,一个名叫李成的年轻人要创业,而且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在城里读完了四年大学,主动回去要创业的年轻人,他会面临怎样一个创业的环境,接受怎样的创业挑战么? 吴晓波这样讲到:“我听过所有的创业者的故事,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人都是死去活来。我们来回过头来看中国整个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业者不断成功的过程。而我研究这些创业者,会发觉什么呢?发觉这些创业者几乎所有的人,大家一开始都是一些边缘化的人。比如说中国在1970年代末开始搞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其实他们都非常像李成。比如我接触过的像一个叫傻子瓜子年广久,炒瓜子的一个中国第一代的私营企业家,他是一个文盲;比如说万象集团的鲁冠球,他是一个农民;比如说万科的王石,当年创业他是一个退伍的军人;比如说中国当年第一个首富叫牟其中,他是一个刑改释放的人员;比如说中国现在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张瑞敏当年他是一个很失意的小官员。这些人都是被体制所抛弃的,甚至被城市被城墙所抛弃的人,在社会的边缘。然后在他们创业过程中都面临过很多绝境”
吴晓波认为,很多年轻人在他创业的初期都会面临到一个绝境,然后他们又会在绝境中找到一个新生。而这个过程大概是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他早年必经的一个课程。他又带来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福建。2010年夏天,福建山区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一位名叫吴立宗的养兔创业青年受灾特别严重,他也走到了人生最困难的时间,而且他的创业计划书没有通过评审,他明白这意味着他将得不到急需的资金补充与创业帮扶。不过事情并非他想象的那样,一个陌生的导师团队来到了他的身边……
吴晓波:“在2011年我们来谈中国青年创业,和之前中国人创业的一个最大的区别点就是:西方对企业家,他们认为企业家应该分成两种企业家,一种叫做商业企业家,一种叫做社会企业家。商业企业家是赚钱的,社会企业家是把他对商业的很多经验传授给新创业的一个年轻人的一个企业家。这样一个人群的出现,我觉得对当前中国创业环境的创新和进步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在20年前他们不可能出现,20年前因为他们也很穷,20年前也没有这么大的商业土壤,没有那么成熟的商业模式。
只有在今天,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已经日渐壮大,千万计的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长起来了,所以一个新的创业土壤,新的创业人群已经出现了。而且中国的这批已经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对商业的理解,甚至他们对人生本身的理解,也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这种氛围、这种人群的出现,对中国年轻人的创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第三个故事来自绵阳。故事要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说起。5月12日大地震发生时,唐天保还在服刑期。就在12月刑满释放回乡后,唐天保一路奔回家,看到泥砌的老屋已成危房,妻子与幼女欠下了万余元债务,心中十分难过,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尽快为家人盖起新房。地震后的巨大商业需求让他看到了创业的机会。可是当时的唐天保连三、四千元钱也拿不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天保了解到ybc,并顺利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基金这一平台申请到了三万元无息贷款……
绝境可能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它应该也能激发起一个人内心的潜能。所以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被忽略,只要你有创业的特质和精神,只要你有创业的勇气和方向。当然,每一个人也不应该忽略自己,尤其不应该忽略自己内心强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