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我国的汽车产量从1991年到2001年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2001年,我国生产汽车223万辆,2002年达350多万辆,2003年突破了400万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我国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为5625亿元,按照20%的年均增长速度,2005年我国汽车需求量将超过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0000亿元,其电子产品价值含量按25%~30%计算,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到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的发展速度将从目前10%的增长率上升到20%。
比较50%毛利的汽车电子市场和5%毛利的彩电行业及20%毛利的手机市场,经销商一下就改变了投资重点。为抓住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千亿元的规模市场,国外厂商蜂拥而入,国内企业奋起直追。汽车电子市场一时群雄逐鹿,乱世纷争,市场也不断呈扩大趋势。就目前而言,虽离做大做滥还有一段距离,但国内部分厂商与摩托罗拉、美国国家仪器、日本三洋等国际巨头之间如火如荼的竞争中不难看出,汽车电子已处于从垄断向全面竞争的过渡阶段。
相比前几年雪崩的彩电市场,如今的汽车行业所具备的生产要素与前几年的彩电市场相差无几。对于眼下大批汽车电子的新建投资,我们应该警惕潜在的生产过剩将可能导致汽车电子等行业难以维持目前极高的盈利水平。据悉到2004年末,原材料、建材、电子、纺织、汽车及石油化工等诸多行业将新增大量产能。以汽车电子行业为例,汽车行业新增产能的注入会迫使汽车公司削减价格,并通过各种方法如扩展零配件产能等,寻求更为低廉的零配件。汽车行业及汽车电子收入将因为价格降低而受挫,从而无法维持目前的高盈利水平。
对于国内汽车产业及汽车电子近几年的繁荣 ,有专业人士认为如果新一轮的投资过热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导致产能巨大浪费。另外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隐藏在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背后的坚冰也已浮出水面。政策层面的缺失,资金的困扰,核心技术的空白,市场的边缘化生存等等,都成了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隐痛。整合也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电子市场的必然趋势。
国内企业纷纷投资汽车电子行业,但国内的实际情况是,我们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产品依靠仿制、假冒伪劣常见、开发缺乏方向、配套没有客户等问题,整体实力的弱势在国内汽车电子领域尤为突出。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得要先从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入手,从汽车电子的应用需求上来寻求突破口,开辟出一番新的天地。毕竟整合是一种市场行为,谁整合谁,主要还是取决于谁更有市场竞争力,谁更有优势。我国汽车电子行业不实现技术突破,只能等待被国外厂商整合的时候。
优胜劣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汽车电子行业也同样面临这一天。国内企业想要避免淘汰,整合是一方面,各制造商、投资商也应该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实现产品的全球同步,二是实现服务同步,三是实现全球时常同步,惟有做好产品的技术创新、规范行业管理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可能性。但这些改革,可能还要待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