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KG看珠三角嬗变潜力:有创新才有竞争力

 

有创新才有竞争力,gkg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而gkg只是众多企业中的一个标本。

东莞市科技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广东在发展加工贸易初期,经济落后、技术水平起点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只能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在跨入21世纪和入世后的今天,尽管通过产品的扩散与竞争、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和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这带来加工贸易中技术与管理的“外溢效应”也可以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珠江三角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蜕变。蜕变最主要的动力则是来自对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需求,也是科技创新和长远发展的需求。低成本、低利润的订单式来料加工模式,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或将随着企业撤离浪潮而逐渐演变为历史。

记者对珠三角部分创新性民营企业的调研采访中发现,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企业却有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力。而从东莞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gkg)的成功案例中,可以预见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

市场奇迹 人均年产值300万元

没有雄伟的厂房、没有华丽的装饰、甚至连一个小小的企业标志都找不到,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gkg)就这样隐居在东莞市东城一隅。很难想象,这个小企业能创造人均年产值300余万的奇迹;不敢相信,国外巨头的技术封锁正是被凯格人仅用两年时间就轻易化解。

凯格精密机械的领军人物邱国良显得睿智而和善。“有市场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竞争力,”邱国良极富哲理的话语或许是gkg成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诠释。2003年才成立的gkg居然能在两年的时间里,打破国外巨头在全自动视觉印刷机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打破了国外巨头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成功申请了7项专利;而让人感受到科技力量的是,gkg掌握的核心技术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创造了人年均产值300余万元的奇迹,并成功将产品推向世界各地,大涨了民族品牌的志气。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但在smt业界,核心技术和市场几乎被欧美、日韩所控制。特别是国内大约20亿元的市场,国际两大巨头mpm和dek就大约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这种不正常的垄断现象反映出国产品牌在印刷机行业的空白,也反映出印刷机所需要的尖端技术及制造难度。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是国内品牌的技术落后现状,这种现象深深刺痛着邱国良,也大大激发了他投身印刷机研发的激情。通过对技术、市场的摸底,邱国良很快聚集了一帮业内高手,于2003年正式着手印刷机的研制。

从事技术出身的邱国良对市场与服务也非常重视,“没有市场就没有创新,满足客户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对产业的理解是哑铃形时代,一头是技术、一头是市场、中间才是制造,而利润也主要集中在两头。因此,gkg的主要功能也是研发与市场,而大量的制造环节则采取发外加工或集中采购的模式。这种研发+市场的企业运作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企业风险和管理难度。

技术奇迹 两年打破国际巨头封锁

近年来,smt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轻型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使得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不断朝着轻薄微小的高集成化发展,对印刷机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在印刷机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上几乎还是空白,国际巨头对此尖端技术也有意实行封锁。

面对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gkg组织机械、电气、软件、光学等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投入上千万资金进行技术攻关,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首台印刷机设备的试制。并于2005年6月在g1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g2全自动视觉印刷机,2005年9月,又成功地研发出了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性价比新产品——g3全自动视觉印刷机,并成功申请了7项专利。而其价格仅为国外同类型产品的1510。

2006年7月,广东、四川两省电子学会smt专委会聘请国内业界专家组成鉴定评审委员会,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电集团等单位的权

  • 从GKG看珠三角嬗变潜力: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3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