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用电子厂商盘踞产业龙头角色
中国大陆主要车用电子业者多达千家,全球车用电子厂商挟带与全球车厂合作关系,快速进入市场成立据点,而本土企业规模多半偏小型,在缺乏品牌知名度与先进技术支持下,形成多家盘据,竞争激烈态势。
2005年ccwresearch调查中国大陆前十大厂商中,九家为全球车用电子厂商,前五名依次是robertbosch、delphi、visteon、continentalag及hyundaimobis,第七至第十则为motolora、denson、siemensvdo及valeo,九家厂商市场占有率高达65%。排名第六且唯一的中国大陆本土厂商航盛电子,市占率为5.3%,主要从事汽车音响生产与品牌经营,并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汽车音响厂商。
盘踞中国大陆主要国际车用电子厂商,欧美业者较早且较多,其次为日本及韩国。其多为车用零组件厂商背景,且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基于相关政策约束、市场不熟稔等考量,故采取与当地业者合资经营为主。随着加入wto之后,汽车产业政策逐渐开放,市场态势愈显透明,国际大厂基于极大化自身利润,转以收购或增加持股等方式,开始渗透既有合资关系。而当地业者为有效连结欧美整车厂关系、技术提升等考量,反而,不得不强化与国际零组件业者合作以进入市场。
国际车用电子主要厂商布局中国,欧美厂商如bosch、delphi与visteon,主要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主,至于韩日则较集中于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地区。以产业价值链来说,目前仍定义中国为生产基地,并以满足当地需求为主,但随着当地零组件生产规模经济逐渐成形,出口规模将具扩大潜力。
近来,国际大厂的布局除做为生产据点外,亦有将研发中心转移的趋势。基于中国大陆市场之高成长潜力,加上大厂近来广受财务压力,为追求接近市场,承接当地优质人才、低廉薪资成本等优势,从生产延伸至科技研发转移的活动,将愈趋积极。
非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为中国本土厂商主要着力之处
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ems厂商最多,abs次之,gps则最少。中国本土厂商亦多从事ems领域,但此市场主要却由国际大厂占据。当涉及汽车核心技术,如控制、安全等议题,本土厂商技术能力与国际大厂仍有相当差距,且合作关系也非不如国际大厂间长期合作来得紧密,故汽车核心技术相关议题,国际大厂具有绝对的优势。
但在非涉及汽车核心技术、技术门槛较低的产品类型,如汽车音响、防盗器、中控锁等,本土业者就具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其中,21.4%从事汽车音响,主要以代理或oem方式进入市场,部分厂商则朝自主研发、品牌方式迈进。
本土主要业者产业结构:家电it厂商与纯粹车用电子厂商
中国大陆车用电子厂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家电it大厂,初期以投入整车制造业为主,但多半表现不佳,故纷纷转向风险较小的车用ic37;另一类为纯粹车用电子厂商,则主要投入非汽车核心技术领域。
中国本土主要业者经营领域与动向,如表一所示。家电it业者投入,如康佳、创维、tcl与四川长虹电器,从事车用影音娱乐为主,以车用液晶电视为起点,发展至前端相关车用电子产品如车用音响、车用电视、车用dvd等。纯粹车用电子业者,如深圳航盛电子、北京合众思壮、上海科臻电子与上海东方久乐,此类业者发展较为广泛,包括车用影音娱乐、车用gps或车用安全。
相较于其它国家车用gps发展,中国发展则较为缓慢,这与图资不完整、消费者认知及价格因素有关,中国地图信息异动性高、图资信息官方控制严格,影响电子地图内容形成,也影响导航精准度。另外,消费者目前并非视其为必需品、价格又偏高,皆影响发展进度。而目前大陆当地发展车用gps,合众思壮为一综合gps业者,扮演代理商并往obm发展,另外,配合中国对于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ts)政策推广,科臻电子则以发展its解决方案方式切入市场。
表一 中国大陆本土主要业者经营领域与动向
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0>
研发技术能力不足、资金瓶颈与缺乏整车厂支持将考验中国车用电子产业发展
中国大陆积极以政策扶植车用电子,包括中央政府「十一五规划」列车用电子为主要发展领域,发展车用动力、车用电子系统等;或是由信息产业部与科技部成立「汽车计算平台」,鼓励地方政府参与;或是以项目金援支持方式,如深圳特尔佳及金证科技公司就是获大陆政府单位辅助。
虽在政策扶植下,中国大陆车用电子产业仍面临许多发展挑战,可以下列几个领域分析之:
1.研发技术能力与国际差距太大。中国大陆涉入汽车零组件或车用电子不过数年光景,也暴露起相关问题,包括研发投入不足、科研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对于国际标准的了解不足等。相关问题反应在产品上,系统不稳定、安全性难达到国际标准问题倍出,而此也影响其产品于市场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