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提出“科技重心正在迁出上海”的论断时,上海也在为自己的人才流失而心痛着。行业发展受阻,产业化薄弱,体制制约……到底是什么引起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出走”?又是什么让ic设计行业的“大脑”流失?上海,这个新兴的科技之都,真正遇到了新问题。
上海浦东,注定成为世人的焦点。
2001年,黄浦江畔资金人才汇聚,传言要在上海浦东打造芯片制造的乐土。这一年11月9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上海成立,宣称将力争在2005年前培育出国内首家年产值超过1亿美元的芯片企业,未来2至5年内,打造出中国的芯片国际“航母”。
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欢呼“台湾芯片走下坡路,风景这边独好”,庆祝“全球芯片业转向中国,上海浦东崛起为第一重镇”。
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与曾经的欢欣鼓舞极不协调的却是,上海——这个新兴的科技之都,正在为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流失而痛心着。
事情还要从中芯国际说起。
2004年6月19日,中芯国际(smic)一位沪籍女员工向《it时代周刊》记者透露,“现在smic人心浮动,新加坡联电来招人,开4000新币月薪,是现在的5倍。蛮多人想去的。”
9月下旬,北京某报刊出一文,内有上海芯片人才大迁移的报导;10月中旬,相同内容的报道出现在广州某报上。
此后,网上类似消息泛滥。
这让人想起10年前雷同的一幕:由于内地半导体行业低迷,大批微电子专业人才因为职位不足而流失到新加坡。但是,与10年前相比,这一次人才流失却是在芯片行业“生机盎然”甚至是“意气风发”时流走的,而且被挖走的也都是本土企业最近一两年培养起来的半导体业人才,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疑问。
记者就此事向中芯国际求证,中芯国际公关部台籍负责人reiko zhang小姐表示看过相关报道,细节需要到其他部门调查才能知道,但否认有大批员工辞职的现象发生,因为“中芯国际有其它公司不具备的条件,可以巩固员工的大后方:公司有中芯学校,培养员工的子女;有中芯花园,为员工创造了非常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然而,中芯国际的人才流动一向有传统,因百余名员工跳槽而导致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的多年纠葛即是例证。当记者联系台积电想侧面了解一些情况时,台积电称“公关部负责人新近更替,继任还在台湾没有到位,无法回答任何问题。”
看来,人才问题,不仅仅是中芯国际一家的麻烦。
对此现象,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建忠教授无奈地摇了摇头,“人才问题,现在已经是个问题了。”
上海ic设计业一路走低
如今的浦东,是芯片行业的重镇。
在这2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驻扎着中芯国际和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还聚集有近百家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企业以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器件等配套企业,形成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为两翼的微电子产业带,投资总额占到全国一半。
在微电子产业带里走一圈,能听到很多台湾口音,看到很多外国人。外来者“人多势重”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无论是管理、研发还是生产,上海都缺人才。
而这“缺乏”之中,掩盖着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上海ic设计业在一路走低。
在芯片产业链中,ic(集成电路)设计是最关键一环,ic设计企业的实力将最终决定芯片产业利润和层次的高低。
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03年中国ic设计行业的年度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最近几年ic设计业发展十分迅猛,2002年进入ic设计业前10位的销售额只需达到6000万元人民币,而到2003年这个数据已然彪升到了1亿元人民币。但令人尴尬的是,名单上仅有的一家上海设计企业其排名在一年之中跌了两位。
同时,在“经营业绩成长最快的10家ic设计企业”的名单中,却没有一家上海企业。
事实还不仅如此。
国内第一代ic设计师赵建忠教授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芯片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4%,占到全国销售额的17%。但是,这看似风光的背后,确实可见上海ic设计业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尴尬事实。
赵教授解释说:“ic设计业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很激烈,现在很多地方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在ic产品定位及其开发上,上海企业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是众多公司开发和销售门槛低的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二是产品定位不能锁定一个方面,精于一项技术,企业缺乏核心专利技术。
上海的芯片产业与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