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坤,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6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全国印制电路协会,电声、光声、线缆分会顾问,并仍担任多个部委项目的评审专家组成员。从参加工作起经三机部十局、四机部、电子部、机电部等,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处等职。毕生从事电子元件及材料的技术、生产、科研、规划、基建等管理工作。从事撰写《当代电子工业》中电子元件章节,是历年《中国电子工业年鉴》,《中国经济年鉴》电子元件有关章节的撰稿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电子元件专家高级工程师杨宇坤先生
在我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杨老微笑着没有回答,而是先打开了他的电脑,里面是他整理的有关电子行业的所有资料,我几乎要惊呆了,老人的电脑里简直就像存了一部完整的国民消费大百科。他说——
用技术和规律来调整产业
“要想真正而深刻地了解产业,就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那样你才能和一般人不同,才能比别人高出一截。”看元件发展要站在整机的角度上,单独拿出元件来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因为整机是元器件的市场,元件的发展离不开整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元件在国民生活里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所以只要有元件参与的东西,都在杨老的统计范围里。统计时间从1949年建国开始到现在,杨老对各有关行业如通信、家电……甚至各个城市情况、人口情况以及国民收入情况等数据均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每一年的变化情况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从50年代到现在,电子元件的发展出现了三个代表性阶段。从50年代的“传统电子管时代”,到60年代的“半导体时代”,再到90年代的以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移动通信的发展为代表的“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整机的发展拉动了元器件的发展,统计数据中整机和元器件发展规律曲线的一致性证明了这一点,规律就是这样出来的。技术和规律调整着我国的电子元件行业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规律决定了下一步政策调整的可行性。那如果具体地来分析这一路以来的发展,我们又能看出些什么呢? 说到这里,杨老的表情里出现了担忧的成分——
蛋糕很大,谁吃呢?
杨老除收集以上国内情况外,还对世界整个电子元器件市场情况作了记载。了解了世界情况,再把中国所占比例计算出来,这样就容易发现问题了。杨老拿出2004年的《电子工业年鉴》指给我看两张数据图,第一张是2002年我国元器件市场在世界上所占份额,图表显示为12.40%,排在美国之后。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也就是第二张图表上显示的,2004年我国就超越美国,市场份额占到了19.34%,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元器件市场。这说明我国的市场是在飞速发展中的,前景十分广阔。可是我国的元器件生产情况又如何呢?跟得上市场的脚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