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之所以称为国粹,并非历史悠久之故,而在于它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剧种。京剧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经200余年、数代梨园名家之锤炼,以其独具魅力的风格诠释着中华民族数千载的文化底蕴。
ibm之所以成功,也并非凭借其“历史悠久”之资历,而在于它能一次次地引领it产业的潮流——70年前的财务处理机、40年前的大型机、20年前的个人电脑、10年前的服务转型、现在的on demand计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将这股蓝色潮流引入中国的是ibm的一位“老人儿”——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他,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诠释这股蓝色潮流的呢?
ibm的新领军人彭明盛筹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希望借此把ibm再一次带上科技巅峰,这个计划就是e-business on demand(ebod)。很快地,周伟焜也将ebod带到中国来了,可是目前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它的精义呢?
卢山:ibm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你们每每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总能提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概念来。最近一些时间,无论是ibm总部的高层人员,还是您,一直都在讲ebod。为什么你们会认为未来的信息世界将是一个ebod的世界?
周伟焜:我认为,我们看到了整个信息产业在未来将有很大的转变,当然,我们的看法不一定永远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家信息产业的领先公司、一家在业界很有影响力的公司,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看法与业界分享。我们这个新的看法,不是以技术为中心的,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我们看到的不是有什么样的技术将发展为什么样,而是客户现实存在的以及即将出现的需求,信息产业和技术界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支撑它。
在信息产业领域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必然需要的,但仅仅如此,已经不够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了。如果没有互联网,信息产业不会有过去五六年的风光;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如果没有人倡导服务,尤其是没有外包服务的兴起,也不会带起一个服务业;上个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ibm pc和我们后来的客户机/服务器架构,也不会带来个人运算、部门运算。这些都是以技术为驱动的革命,所以几个风潮过去以后,整个产业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跟着技术、跟着潮流走。有了技术,有了产品,然后再来找客户,把产品推广到每个需要它的领域里去。当经济再一次复苏的时候,信息产业能不能再一次有明星企业的崛起,我觉得主动权是掌握在从事这个产业的人的手里的,而不是在客户的手里,只是看你如何选择未来而已。一个是沿着原来的老路子走下去,从现有的技术趋势上判断某个技术具有前景,然后投入其中,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微机、90年代的互联网,凭借着引领一次技术潮流,趁势水涨船高。
但是,我们现在不妨来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类似的,可以推动整个产业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技术,信息工业的未来会怎么样?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科研人员在为技术创新做些贡献,而且在这方面的实力我相信一点也不会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弱的。我们认为,与其现在猜测着某个“可能”“或许”会发生的事情,不如假定事情不会发生,因为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技术真的会推动信息产业带来变革性的发展。比如现在大家讲得比较多的web、服务器、平板电脑、数码应用等这些,带来的只会是一个波动,不会是变革性的。可是,即使没有这些,整个产业依然要往前走,要有更快的芯片、更高密度的存储、更好的方法来开发软件……所有的这些一定还是会发生的,而这些是渐进式的一些进步。
所以,我们觉得信息产业要真正向前迈前一大步,我们要有真正的快速成长,是要看我们有没有办法真正地帮助自己的客户,做他们真正需要我们做的事情。
卢山:换句话讲,ibm的ebod计划,是一种从技术驱动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客户需求驱动的探索。ibm认为现在、或者未来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周伟焜: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做两件事情:第一,真正帮助他们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第二,真正帮他们提高竞争能力。也就是讲,让他们有成长,而不仅是省钱。这是跟大量的我们的成熟的客户交流以后得到的结论。
我们听完这些以后,回过头来看我们过去五六年跟几万个客户一起推动电子商务的经验,剖开种种表象去看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客户们很多应用都有了,尤其是美国的,erp、crm、财务系统、oa……好像什么都不缺了呀。可是,我们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几个阶段里得到一个结论:电子商务还没有走到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站”,因为我们还有几件事没有帮助客户完成。是什么事情呢?
第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帮大公司变得很“小”,你就成功了。过去有人说,小是好,小是美,有人说是大是好,但是从我们公司过去九年的转型里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