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徐少春:卖掉软件外包是个正确选择

记者 刘涓涓 北京报道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0268.hk,以下简称金蝶)董事长徐少春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该公司刚刚公布的2006财年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金蝶总营收达2.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7%。其中,软件销售升7.8%,达到2.13亿元;软件实施服务升至3975万元,同比增加73.9%。而净利润率为10.6%,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

这一连串数字似乎宣告,金蝶已经摘掉了以“劳动密集型”以及“利润趋零”为特征的“蓝领”帽子。

“这就是我一直致力于寻找的蓝海。”9月17日,徐少春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兴奋。

金蝶的四个增长点

《21世纪》:对于利润持续增长,中报的解释是高端市场有了突破。那么,高端市场到底做得如何?

徐少春:高端产品eas上半年增长了64%,这个市场的突破对我们是有战略意义的。

就产品本身来讲,至少说明eas已经从过去的技术优势转变成一个市场的优势,我们拿下了万科等集团客户,表明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客户的验证和认可。而主要竞争对手的高端产品占整个软件收入的比重,从去年的23%降到了今年中报的15%。

另一方面,这些集团客户在产业链上是龙头企业,使用金蝶的产品之后,对下游和周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我们中档以上的产品销售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大客户对中端产品的销售带动大概在10%左右,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8%左右。

《21世纪》:金蝶的这种增长是否有持续性?金蝶的持续增长点可能出现在哪里?

徐少春:首先是高端eas产品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这个突破在今年中报的数字上面已经有明显的体现。

其次,服务必定将成为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全球的趋势也如此。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方式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再加上有40多万老客户为基础,这方面的收入会持续增长。上半年金蝶的服务收入就增长52%,我们要继续保持。

第三个增长点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这种新业务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也会使我们的收费模式、盈利模式发生改变。比如移动商务给我们带来流量的收入,我们是与电信合作分成的。

另外一个增长点是saas(在线租赁)模式。中国有很多50个人以下的微型企业,非常介意购买软件、硬件,以及维护的费用控制,现在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租用我们的产品,每个月可能只要交500元人民币左右的服务费,就可以享受我们的全程服务。

《21世纪》:你如何看待现在基于互联网的erp市场?

徐少春:现在市场已经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的时候。

目前的国内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主导的市场,这使厂商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白热化阶段。大厂商的积累很多,无论是技术的实力还是人员专业的经验,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只要能坚持下来,那些小的厂商可能会全部倒闭,而主力厂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行业的利润都趋于平均化、企业们的盈利能力越来越难以后,大家就会越来越关注管理,对管理软件的需求会飞速增加。而基于性价比与实用的考虑,国内用户对于国内管理软件厂商的关注也会增强。

国产软件的两大误区

《21世纪》:现在软件行业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国际大厂商们开始进入垂直领域的整合期,而小一点的厂商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重新整理商业模式,金蝶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徐少春:在中国市场,我们国内的厂商已经领先于国际巨头,这个天下是我们的,没什么可怕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sap、oracle无论多想进入,都很难,这个市场不属于他们,我们会吃掉这些他们本不应该占领的市场。

《21世纪》:你认为国产软件业现在的竞争力如何?

徐少春:长期以来,国内的软件行业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一方面,人们总是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规模小,可是中国的需求、中国市场的成熟度就是这个水平,你怎么能说这些公司小呢?我是不同意这个看法的,难道要把软件行业跟彩电行业、程控交换机这样的通讯行业相比较?

第二个误区,中国很多人总是一提到软件就要向印度学习,我不认为这是对的。中国有自己的市场,这个市场也是有特殊的个性和特点,这决定了我们中国软件企业未来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去打这个市场,去满足客户的需要。

有些企业做外包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全民做外包。如果要讲优先秩序的话,中国更应该提倡大力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的软件企业,像金蝶、像用友,这是主流。虽然要将自主研发坚持到底太难,但是我们去年把外包卖掉了,紧接着今年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把外包卖掉了,这就说明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金蝶上半年的业绩就显示,我们甩了外包发展得也挺好的嘛,这个事实应该让大家对未来更充满信心。

  • 金蝶徐少春:卖掉软件外包是个正确选择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4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