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back软开关电路设计

摘要:介绍了一种有源箝位flyback变换器zvs实现方法,并对其软开关参数重新设计。该方案不但能实现主辅开关管的zvs,限制输出整流二极管关断时的di/dt,减小整流二极管的开关损耗,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关键词:零电压开关;电流反向;有源箝位

  引言

  flyback变换器由于其电路简单,在小功率场合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引起开关管上过高的电压应力。普通的rcd嵌位flyback变换器其漏感能量消耗在嵌位电阻r上,开关管上电压应力的大小取决于消耗在嵌位电阻上能量的大小。消耗在嵌位电阻上的能量越多,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就越低,但也影响了整个变换器的效率,因此,普通的rcd嵌位flyback变换器总存在着开关管电压应力与整个变换器效率之间的矛盾。

  轻小化是目前电源产品追求的目标。而提高开关频率可以减小电感、电容等元件的体积。但是,开关频率提高的瓶颈是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于是软开关技术就应运而生。一般,要实现比较理想的软开关效果,都需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辅助开关为主开关创造软开关的条件,同时希望辅助开关本身也能实现软开关。

  本文介绍的一种有源嵌位flyback软开关电路,不但能实现zvs,而且也解决了前述的普通rcd嵌位flyback变换器中存在的问题。 1 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1所示,其两个开关s1及s2互补导通,中间有一定的死区以防止共态导通。变压器激磁电感lm设计得较大,使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ccm),如图2的ilm波形所示。而电感lr设计得较小(lrlm),使流过lr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可以反向,如图2的ilr波形所示。考虑到开关的结电容以及死区时间,一个周期可以分为8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1)阶段1〔t0,t1〕该阶段s1导通,lm与lr串联承受输入电压,流过lm及lr的电流线性上升。

  v2=vin(lin/lm+lr) (1)

  由于lrlm,所以式(1)可简化为

  v2≈vin (2)

  2)阶段2〔t1,t2〕t1时刻s1关断,lm及lr上的电流给s1的输出结电容cr1充电,同时使s2的输出结电容cr2放电。t2时刻s2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该阶段结束。 3)阶段3〔t2,t3〕当s2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之后,s2的寄生二极管就导通,将s2的漏源电压箝位在零电压状态。lr和lm串联与嵌位电容cclamp谐振,cclamp上电压vc缓慢上升,v2上电压也缓慢上升。

  v2=(lm/lm+lr)vc (3)

  4)阶段4〔t3,t4〕t3时刻s2的门极变为高电平,s2零电压开通。流过寄生二极管的电流流经s2。此时间段依然维持lr和lm串联与嵌位电容cclamp谐振,v2缓慢上升。

  5)阶段5〔t4,t5〕t4时刻v2上升到一定的电压使副边二极管d导通,v2被嵌位在-nvo。lr与cclamp谐振。在保证t5时刻lr电流反向的情况下,其谐振周期应该满足式中:toff为主开关管s1一个周期内的关断时间。t5时刻s2关断,该阶段结束。

  6)阶段6〔t5,t6〕t5时刻lr上的电流方向为负,此电流一部分使s1的输出结电容cr1放电,另一部分对s2的输出结电容cr2充电。t6时刻s1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该阶段结束。

  7)阶段7〔t6,t7〕当s1的漏源电压下降到零之后,s1的寄生二极管就导通,将s1的漏源电压箝在零电压状态,也就为s1的零电压导通创造了条件。此时,lr上的承受电压v1为

  v1=vin+nvo (5)

  lr上电流快速上升。流过副边整流二极管d电流id则快速下降。

  did/dt=-n[vin+nvo]/lr+nvo/lm) (6)

  考虑到lrlm,式(6)可简化为

  did/dt=-n(vin+nvo)/lr (7)

  8)阶段8〔t7,t8〕t7时刻s1的门极变为高电平,s1零电压开通,流过寄生二极管的电流流经s1。t8时刻副边整流二极管d电流下降到零,d自然关断,电路开始进入下一个周期。

  可以看到,在这种方案下,两个开关s1和s2实现了零电压开通,二极管d自然关断。

  2 软开关的参数设计

  假定电路工作在ccm状态。由于s2的软开关实现是lr与lm联合对cr1及cr2充?电,而s1的软开关实现是单独的lr对cr1及cr2充放电。因此,s2的软开关实现比较容易,而s1的软开关实现相对来说要难得多。所以,在参数设计中,关键是要考虑s1的软开关条件。

  电流连续模式有源嵌位flyback变换器zvs设计步骤如下所述。

  2.1 变压器激磁电感lm的设

  • Flyback软开关电路设计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