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中国制造业的伤心地?

“如果驾车驶往北京现代汽车厂,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众多的中韩合资零部件企业,众星拱月般环绕在汽车厂周围。”日前,记者在采访一家汽车咨询公司的经理时,他这样向记者讲述。

  的确,在神州大地上,正耸立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而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其生存空间正被无形挤压。世界汽车零部件几大巨头今年近几个月的频繁动作正是这一判断的真实写照:4月23日,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博世在苏州的技术中心举行了揭幕仪式,该中心总投资额达6000万欧元;4月下旬,全球排名第二的零部件企业德尔福也宣布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正式投产;位居零部件行业全球第四的跨国巨头———曼格纳全球总裁markthogan表示,将会在目前已有的6家工厂的基础上,尽快让在中国投资新建的6家新工厂投产;同属于十大国际零部件巨头之列的法雷奥集团在4月21日宣布,成立在中国的第9家合资公司;5月26日,大众—一汽发动机新工厂在大连保税区附近正式奠基兴建,总投资达1.5亿欧元,规划目标是年产30万台汽车发动机。

  据统计,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零部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以上都在中国开展业务,在华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达到近1200家。一些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惊呼: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被外资全盘掌控!

  而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在整车市场,中国企业基本已经丧失了主导权。如果再失去了零部件市场,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将剩下什么?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指出,现在“真正需要保护的是零部件企业,不能只抓大,不管小”。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汽车发展研究室主任钱振为对记者说:“形势严峻。”

  汽车零部件,是否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又一个伤心地?

哪里有超额利润,哪里就有外资的“拱入”

  “国内汽车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正在形成一个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大得多的蛋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配套规模达到4400亿元,这4400亿元的产值来自三个部分:在全年所生产的约507万辆汽车(约5000多亿元产值)中,零部件配套产值占60%,达到约3000亿元;售后维修市场约有27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零部件销售收入在其中达到800多亿元;中国2004年零部件(除发动机和轮胎)出口额约为80多亿美元,合计人民币640亿元。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最新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将在2005年达到3563万辆,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过亿辆,达到13103万辆。这些数据在强力支撑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被长期看好的观点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诱惑着外资的进入。哪里有超额利润,哪里就有外资的“拱入”。

  • 汽车零部件 中国制造业的伤心地?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