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戏剧中哈姆·雷特的这句经典台词,相信与娱乐时尚圈保持密切联系的苹果ceo乔布斯一定不陌生,也是他自身的写照:兼容还是不兼容,这是个问题。
以创新闻名于业界的苹果电脑一举一动总能获得足够的关注:2005年6月7日,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苹果将于2006年推出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并在2007年底彻底抛弃合作10多年的芯片供应商ibm公司,所有的计算机都将转向英特尔处理器。
此话一出,业界议论纷纷:在苹果电脑、ibm、英特尔的三方博弈中,ibm毫无疑问是损失者。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于两点:苹果电脑改变联盟伙伴的做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得不偿失?ibm的损失巨大还是微不足道?无论如何我们得承认一个现象,就像insight64的分析师内森·布鲁克伍德所说:“苹果电脑公司的行动总是能吸引比其市场份额更多的关注。”
ibm与苹果的联盟为什么会以分手告终?联盟关系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有两点:一是联盟双方的战略方向一致;二是双方的文化协调一致。现在这两个基础都已不复存在了,分手也就成了必然。
双方的战略方向出现差异
苹果现在的芯片提供商freescale通讯部副总裁tim doke才会轻松地说:“我们了解,双方也许已走到分道扬镳的时间点了。”并认为:“往好的方面看,这也有好处,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把研发投资转向消费者领域,换取拓销更多其他产品的商机。”
据苹果现在的芯片提供商freescale提供的数据,苹果只占freescale年度总营业额的3%,占该公司芯片产量的比率2%。看来,苹果电脑的发展方向与ibm相距越来越远,业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小,这是战略联盟瓦解的最重要的因素。
苹果pc面向的是中高端的个人市场或中低端的企业级用户,而ibm正逐步从这一领域撤离,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利润更高的领域,包括高端服务器产品,技术服务等。ibm将pc部门卖给联想集团就是这一战略转变的佐证之一。即使在ibm的芯片业务中,目前ibm的游戏机芯片产量已经超过了苹果电脑芯片的产量。
双方的文化一直有差异
苹果电脑以创新见长,其精神领袖,也是ceo的乔布斯更是特例独行;而蓝色巨人ibm一直以行动稳健著称。两种企业文化是截然相反的风格:前者强调创新,鼓励冒险,更看重个人的才能而蔑视制度;后者强调团队行动,规避风险。
双方的战略方向产生差异,文化始终水火不容,这两点是导致双方合作解体的重要因素。
苹果与新伙伴英特尔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取决于苹果和英特尔之间新建立的联盟关系在战略方向和文化上是否相符。
战略方向存在一致性吗?
苹果电脑更换芯片供应商的原因是什么?媒体中流传着几种说法:一是为贴近市场主流,因为目前90%以上的电脑采用的是英特尔的芯片;二是为采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芯片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三是为了降低芯片采购成本,以便与dell等竞争者更好地竞争。
第一种说法缺乏目的性: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获取短期或长期的利润,如果特例独行比“随大溜”更能带来利润,那么还不如保持这种差异性。第二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比方说,ibm一直没有按照之前许诺的按时为苹果提供速度更快的3ghz芯片,这可能会影响部分客户的购买转向使用英特尔芯片的其他品牌产品。联系前面提到的ibm的战略转型,也许苹果公司也意识到了ibm不可能为自己提供有保障的长期支持了。第三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就是苹果电脑终于要部分调整它的差异化战略,以适应全球市场一体化竞争的实际需要了。
正如手机行业的发展轨迹,it产业已经从技术驱动的高利润阶段进入到几乎没有技术门槛的市场驱动的薄利时期;而全球各地的市场也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可以区分对待的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即便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也必须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同样,通过采购英特尔通用型的芯片,苹果公司希望能够降低产品成本。
但这种说法也有存在疑问的地方,因为相对于英特尔每年1.6亿片的出货量,苹果每年300万片的采购量还是太小,苹果电脑不可能获得比dell,hp更好的价位,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苹果公司的产品很难降到与dell等相同的价位上。也许苹果电脑期望的不是获得比dell更便宜的供货价格,而是只要比ibm的价格更好,并且性能与dell一致就可以了。
英特尔从中得到了什么?虽然并非大客户,但苹果确实是一个旗帜性的客户,它的影响力要远大于它的市场规模。但长期来看,英特尔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客户而去破坏整个市场价格体系。因此很难保证苹果在未来的合作中不会跟新伙伴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