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并入通用

中国最大手机渠道商的命运,已出现全新变局。

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邮集团)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以下简称通用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目前双方仍未透露,合并后将如何进行调整重组,不过,中邮集团内部人士1月5日向记者透露,如无意外,中邮集团已经谋划数年的整体上市计划仍将继续。

国资委推手

据透露,早在2008年上半年,双方就已着手准备此次合并。

“从接触、谈判、制定计划、评估,到最后的审批,流程一共走了半年多。”1月5日,中邮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在国资委正式通过后,合并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在手机流通这个地盘上,中邮集团无疑是中国最大的“航母”。

中邮集团成立于1964年,先后归属于邮电部、信产部、中央企业工委,业务则涉及通信终端产品及配件销售、零售维修、物流、展览等领域,截至2008年,其总资产108亿元,净资产20.48亿元,在职员工逾8000人。

中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国代商,占据着中国手机分销量的25%,也就是说,中国用户每购买的4部手机中,至少有1部来自它的渠道。每天,都有来自全球不同品牌的10万部手机,通过它旗下超过60家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渠道,分拨配送到中国逾5000家地方分销商和超过5万家手机零售店中,此外,中邮还拥有近200家手机零售店面和1个维修工厂、48个维修中心和200多个维修网点。

而现在,这个庞然巨物却要并入另一个更大的船队。

成立于1998年的中国通用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招标采购和技术引进服务商,最主要的大型及成套设备出口、国际工程承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之一,以及最重要的机电产品进口、分销及技术服务公司之一,同时拥有我国最大的医药保健品外经贸企业。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07.1亿元,年末资产总额为363.3亿元。

合并案的最大推力,显然正是国资委一力主导下的国企重组大潮。之前数年来,联合、重组或合并已经成为各大国企的主题。加上与通用合并中邮同时进行的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已由131户调整为129户。

并入通用

到目前为止,双方仍未对外披露后续的合并工作计划。

不过,在此之前,中邮集团与通用集团之间,基本上没有业务交叉。这也意味着,本次合并后,在业务体系上不会产生太大的调整。

“中邮集团都是成建制的并入,可能会以通用集团的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中邮集团人士表示,目前,中邮的业务依旧没有变化照常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并入中国通用将增强中邮器材的资本实力和分销能力,为其转型战略带来关键助力。

2005年8月,原中邮集团总经理杨忠良退休,原联通市场部总经理谭星辉空降中邮集团。此后,中邮集团尽管外表看来波澜不惊,转型的落子布局却悄然拉开帷幕。

2006年9月,中邮时代正式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邮集团的自有零售终端网络,成为中邮集团整合历史资源、统一管理运作的形象品牌,为终端市场后提供整合统一的售后和增值服务,最终打造完整的分销、零售连锁、售后服务、增值产业链条,从而提高中邮集团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中邮集团与诺基亚、西门子等厂商也不断扩大合作,除了购买终端,还与手机厂商在网络信道开发、资源投资,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一位接近谭星辉的知情人士就向记者透露,按照计划,中邮集团下属的中邮普泰就将通过为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生产商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发展成为移动终端销售和电信增值业务的服务商、电信服务价值链和电子产品分销产业链的整合者。

2007年5月,中邮世纪的网站“中邮世纪”也悄然上线,同年10月更名为天机网,2008年4月正式提供服务。“我们为厂家提供了一个扁平化进店的服务模式,而不是传统的分销、省代。”2008年3月,中邮世纪公司总经理刘伯懿向本报记者表示,此举亦是中邮集团的转型举措之一,合作厂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展示产品,最终零售商根据自己的销售需求,确定自己的采购产品并提交订单,手机厂商接到订单后将产品运送到指定城市,再由中邮世纪的当地物流配送到零售商手中。同时,手机零售商也可以在平台上开网店,面向普通用户进行网络的宣传和销售。

“中邮集团要成为通信电子产品销售和服务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在中邮集团的2008年工作会议上,谭星辉表示。

上市计划不变

“合并之后,中邮集团的落子将会服从于通用集团的整体战略,但自身的转型战略肯定还会继续。”中邮集团人士透露。

其原因在于,从2004年以来,手机渠道竞争就日渐激烈,家电卖场、电视购物、互联网等新营销渠道不断崛起,并且不断挤压传统渠道空间。

2008年,谭星辉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手机销售不同模式的市场份额中,全国分销的比重已经降低到35%,而区域分销和直供分销则比例上升,分销商捆绑更从2006年的13%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21%,“手机市场最开始是垄断经营,手机供不应求,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多种销售模式的并存。”

2006年9月,曾在3年中狂赚12亿元的国内第二大手机代理商蜂星国际淘汰出局,更令传统渠道为之颤动。

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渠道商,中邮集团的转型势在必行。

与之相比,中邮集团更大的悬念,是其整体上市的计划是否会因合并而中断。

在合并之前,中邮集团转型的一大障碍在于,全国大面积的零售终端拓展等新渠道开拓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中邮集团自身的实力难以实现。为此,自2006年开始,谭星辉就已经开始中邮集团的内部重组整合,以争取实现整体上市。此前,中邮集团已选择中金公司为承销商,更一度有传言称,中邮集团即将上市,融资金额将达到30亿元,总共发行6亿股。

消息人士透露,2007年中邮集团曾考虑在香港上市,其后改为在内地a股上市。2008年4月3日,中通服以现金5.0546亿元收购中邮集团旗下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00%权益。至此,除手机终端相关的业务外,中邮集团内部的非核心资产剥离告一段落,业界更将此视作中邮集团完成内部重组,即将上市的信号。

不过,直到并入通用集团,中邮集团距资本市场始终没有完成最后的临门一脚。

“早期集团推迟上市主因,是内部资产的同业竞争及非核心资产等问题,但在完成重组后,主要是因为上市的时机不是很好。”中邮集团内部人士透露。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要并入通用集团,所以在完成资产重组后,中邮集团的上市才再次推迟。

 

现在的问题是,在合并之后,中邮集团的资金压力可能得到缓解,公司战略也将受到通用集团的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还会继续上市?

“中邮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并不会因此受到大的影响。”1月5日,不愿公开姓名的中邮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将并入通用集团,“但中邮还会继续上市计划,如无意外,中邮集团应该能于今年内完成上市。”

  • 中邮并入通用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