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蒲忠杰身家达38亿,中元华电12位股东身家过亿
传说中的创业板82位亿万富翁,因为昨日股价的暴涨,这一人数飙升至123人。
在创业板股票上市开始以前,市场根据创业板28只股票的发行价圈定了82位亿万富翁,每家创业板公司平均诞生3位亿元户。不过,昨日的股价大涨使得亿万富翁的人数再次增加,据本报核算,上市第一日后,创业板共产生123位亿万富翁。据统计,其中,造富能力最强的是神州泰岳,共有13人成为亿万富翁;华谊兄弟和中元华电各有12个人进入亿元俱乐部。在123位亿万富豪中,共有14位身家过10万亿。
首富“花落”乐普医疗
在第一批最有钱的创业板公司中,首富“花落”乐普医疗,其董事总经理蒲忠杰持有乐普医疗6043.67万股,按照昨日该股收盘价63.4元计算,蒲忠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38.32亿元,荣登创业板首富。其次是华谊兄弟的王忠军,他持有华谊兄弟4390.8万股,这部分资产达到31亿元。紧随其后的神州泰岳的王宁、李力各自身家达18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28家公司中,不少股东之间都存在亲属关系,如南方风机于1999年5月由杨泽文及其子杨子善、杨子江以现金出资设立。如今,该三人依旧占据公司前三大股东的位置。如果合并计算,杨氏家族持有南方风机的资产达21.5亿元。
华谊兄弟俩身家40亿
探路者由盛发强、王静夫妇以货币出资设立,注册资金仅50万元。如今,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暴增至5000万,夫妻俩依旧牢牢占据前两大股东的位置,按照股票市值计算,资产高达15.44亿元。
华谊兄弟的大股东自始至终都是华谊投资,而该公司属于王忠磊和王忠军兄弟俩。在华谊兄弟的发展历程中,兄弟俩通过股权笼络影视人才,但控制权始终在他俩的手上,持有股权市值达40.9亿元。
目前还是“纸上富贵”
当然,无论是以开盘价还是首日交易的收盘价计算,各富豪的收益仍只是“纸上富贵”。因为,在一年的锁定期内,原股东持股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则在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不过,创业板的财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在上述企业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当然,我们可以发现,家族式企业的发展也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含量,如盛发强、王静夫妇倒腾户外用品,王忠磊和王忠军兄弟掌控大小明星资源也能成为一方巨富。但是,真正的高成长性,还有赖于知识和高科技作武器。如中元华电公司董事长、创始人邓志刚为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wams/gps工作组”成员。
◆相关新闻
46家机构淘金创业板
中国创业板的开市,令一批活跃在中国风险投资界的“推手”,一夜之间找到新的资本退出和增值渠道。
根据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和其他渠道的统计,在28家首批上市的创业板企业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pe投资,占总数的82.14%,其中共有中外46家pe/vc的身影。
在曾获vc/pe投资的创业板企业中,本土vc/pe机构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中不乏达晨创投、深圳创新投、招商局科技、九鼎创投等本土创投明星机构。其中也不乏国资背景创投的参与,如北京科投投资北陆药业、重庆风投投资莱美药业、崂山科投投资特锐德、浙江科投投资银江电子等。
还有3家曾获得知名外资创投机构投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曾对北京乐普医疗增资。2006年,爱尔眼科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的长期融资。2009年2月,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向银江电子注资,并在软件创新及优化解决方案方面展开合作。据华西都市报
◆评论
价值回归或致财富“缩水”
30日,随着创业板破茧而出,一大批新生的亿万富翁开始从后台走出,真正走进公众的视线。
他们是创业者,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又一群“弄潮儿”。他们的出现是一种标志,磨剑十年的创业板或将成为中国的一座“造富工厂”。
首批创业板公司中,不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创业故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池燕明,从并不起眼的销售文件处理设备起步,成功打造出一家创业板公司立思辰和一个“办公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留学归来的蒲忠杰,则与妻子携手创办乐普医疗,从而成为又一个创富典范。
据悉,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以tmt(电信、网络、科技、传媒)、医药、智能机械、连锁商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为主,成长历史基本为10年左右。其自然人股东中,不少是有着高学历或“海归”经历的创业者及其家属。
“低龄化、家族化,知识与资本融合,是这群‘新富翁’的明显特征。”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创业板的“造富”运动中,高估值有着不小的“功劳”。而这种高估值,来源于高市盈率发行和首日“爆炒”。统计显示,首批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5.70倍,其中2家公司发行市盈率超过80倍,18家公司超过50倍。
事实上,千万富翁也好,亿万富翁也罢,在原始股东们抛售所持有的股份之前,再惊人的天文数字也只是“纸上富贵”而已。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要让创业板制造出的财富不“缩水”,进而出现持续的增长,有赖于“新富翁”们加倍勤勉尽责、开拓创新,更有赖于创业板历经磨炼,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