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核来了:英特尔与AMD再燃战火

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他们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时期。他们除了要把自己的计算机升级到64位,也开始为向多颗“心脏”升级作准备。一直以来,使用者都在追逐更高的性能,希望计算机能做更多的事情,而英特尔、amd这些芯片巨头之间的激烈争夺,让这样的局面提前到来了。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这两家公司都分别向外界正式发布了各自的双内核芯片产品,不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市场策略。英特尔首先推出的是一款针对个人用户的频率达到3.2ghz的至尊版奔腾处理器840,而amd则更看好双核芯片在服务器领域的前景,首先推出了拥有双内核的opteron处理器。

  这不是业界第一次推出双内核的芯片。在此之前,擅长高端服务器开发的ibm、惠普都已各自推出了双内核处理器power 4和pa8800,并成功地应用于高端服务器中。2004年,sun也推出了双内核芯片ultrasparc iv。尽管双核芯片在高端服务器上已存在多年,然而这些产品并不能被称为是大众化的产品—它们相当昂贵。英特尔、amd的此番举动,对于主导个人电脑和中低端服务器的x86芯片来说,无疑是件大事。

  自“摩尔定律”在40年前诞生以来,整个处理器市场的发展的确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前进。尤其是作为全球处理器市场领头人的英特尔,它依据着“摩尔定律”不断创新,并因此获得了高速成长。但近一年来,在它公布的产品路线图中,其芯片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已明显落后于“摩尔定律”。就在2004年7月,该公司宣布,由于能耗过大,发热量过高,其4ghz奔腾4处理器无法在2004年底如期上市。

  如果把提高主频作为实现处理器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这必然要求大幅增加晶体管的数量。业界一致认为,当芯片步入16纳米制造工艺时代,或许在此基础之上可能还会取得一、两次工艺进步,但晶体管体积的缩小程度终将达到极限。况且,晶体管的数量越多芯片的发热量会越大,最终可能使计算机不稳定直至崩溃。

  贝瑞特在2004年11月就已宣布,英特尔决定将其下一代cpu转向多核心架构。“你当然可以继续让晶体管跑得更快些,但那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或者你可以放置更多的缓存,更大的容量,另一个内核或另一个线程来提升性能。”不过他也强调,挑战的存在并不是意味着行业的发展已经摆脱了“摩尔定律”(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增强一倍)的技术局限。“摩尔定律至少在未来10年,或者15年间仍将适用。”借助这次新选择,英特尔期望能够续写“摩尔定律”的新篇章。

  由于具备了两颗处理器,双内核芯片在同一时间里可以运行多个任务,这不仅提高了软件的运行速率,还有效地降低了处理器的功耗。“多内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要比单内核芯片强大得多,而功耗和散热等问题也大大得到缓解。”英特尔数字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兼商用客户机部总经理罗伯特·克鲁柯说。

  当然,如果没有芯片制造工艺今天的进步,双内核芯片时代还要更晚些才能到来。amd公司负责微处理器产品开发的执行副总裁dirk meyer说:“双内核芯片如果不采用90nm半导体制造工艺,从性价角度讲就没有什么意义。”而这也给掉转船头的英特尔赢得了时间,不甘示弱的英特尔表示,“到2006年底,针对其台式机和移动客户机的多内核处理器发运率将达70%以上,而针对其服务器产品的多内核处理器发运率将达85%以上。”

  这些处理器系统将包括代号为“montecito”的双内核安腾处理器;代号为“dempsey”、用于双路服务器的64位至强处理器;代号为“paxville”的多路服务器;代号为“yonah”的移动优化型处理器等等。

  2005年还只是双内核芯片的市场预热期,“目前支持双内核芯片的软件和应用还不完整,”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基辛格说。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英特尔和amd之间的竞争肯定将更加激烈。不过在双内核芯片市场正式启动的2006年到来之前,软件以及其它方面也要作好准备,这既包括了技术更新,也包括了收费模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双内核芯片将引发it产业的一系列革新,特别是对于专注于pc市场的软件公司,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双内核的特性开发出更具革新的软件。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 双内核来了:英特尔与AMD再燃战火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3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