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销量较高的几个自主品牌包括奇瑞、吉利、夏利、比亚迪、长城等,历经数年发展,其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12月15日,j.d.power亚太发布了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汽车质量较上年提升了12%。
虽然整体质量上升,但相对于国际轿车制造标准,中国自主品牌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吉利对于概念车的理解便可见一斑,概念车是未来量产汽车的雏形,作为自主品牌的主力之一,吉利的几款概念车从款式和设计外表看来虽然别出心裁,但却成倍增大了风阻系数。福特副总裁许国祯说,福特对于未来产品研发的标准不仅考虑如何继续降低风阻系数,更多的产品研发精力在于如何减少主动和被动撞击所能带来的损害。由此看来,在产品的研发领域,自主品牌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弥补。
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2006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达到34万辆,其中轿车出口量达到9万多辆。但主要出口地点还仅限于南亚、中东、拉美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这些新兴市场的部分状况与中国2000年初期的汽车市场类似,产品价格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美国商务部汽车事务办公室官员曾公开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出口也在稳步增长,但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论调会让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嗤之以鼻,但它至少反映出美国市场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认知度,迄今为止,没有一家自主品牌企业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功打入欧美市场。
去年国内某个出口到欧洲的品牌在其产品介绍会上承认,其轿车按欧洲标准进行撞车试验时仅达到五星中的二星标准,欧洲的反馈是,“这款即将进入欧洲市场的轿车,随车只附带了2个安全气囊,对行驶稳定和刹车稳定没有足够重视。”这反映了目前自主品牌车针对海外市场最大的产品劣势,在美国汽车业要把esp等中国高档车上才有的电子安全装置作为汽车标准配置的时候,不少自主品牌车连安全气囊和abs都没有。
“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成本控制,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世界汽车的出口基地,虽然国际市场很重要,但中国汽车企业仍须将立足点放在国内市场,练好内功,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如果急于拓展海外市场,而忽视产品质量的继续提升,则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郭宇说。
中国手机的发展轨迹或者可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借鉴案例,2003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8%,但由于质量参差不齐,一年后,市场份额陡然下滑到37%,部分自主品牌名牌竟然被冠以“太次了”的称号,此后,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的市场份额回升,牢牢占据手机市场三甲位置。
在这个特殊的拐点上,能够制造出“物美价廉”产品的厂商显然将脱颖而出,价廉很容易,能否物美将决定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