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3时到4时,中科院院士、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徐志伟,将做客新浪总裁在线,就国产芯片发展,及龙芯,和amd x86芯片技术转让等热点话题,与广到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欢迎预先提问或留言。
附李国杰简历
李国杰 1943年5月生于湖南邵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csl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1987年回到中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9年被该所聘为研究员。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担任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近十多年,主要致力于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合著了4本英文专著。目前担任英文版计算机学报主编。
几年来,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和曙光天演系列计算机,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cpu并主持科学院重大项目ipv6网络研究。其中,曙光1号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曙光1000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曙光2000和曙光3000分别获得2001年和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鉴于李国杰教授的贡献和学术造诣,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得美国普度大学杰出校友奖。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国杰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学部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863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任职情况: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学部主任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十五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组副组长
获奖情况:
1993年,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6年,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4年.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奖
1995年,评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998年,获王丹萍奖
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年,曙光2000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曙光200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5周年突出贡献奖
2003年,曙光300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附徐志伟简历
徐志伟:男,1956年出生,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联络工委主任。
个人简历
1978.2-1982.6: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3.9-1984.12:美国普度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5.1-1987.8: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5.1-1996.6:在美国罗格斯大学、纽约工业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5.5-至今: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1996-2000.3:任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研究开发部主任,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等职。
2000.3-至今: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助理、副所长等职
本人研究方向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技术、机群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高性能服务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机群和网格系统的知识管理。
研究领域及主要工作
回国前参加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空军部、海军部等资助的性能评价、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程序设计等科研项目。1995年5月回国以来,做了下述方面的科研工作:
1. 曙光超级服务器的研制。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参加了863计划重大项目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列的研制,任总设计师,负责总体设计工作。1998年10月起参与了曙光3000的预研。
2.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制。1999年4月至2000年12月,参加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