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飞和宏碁在大陆的渠道体系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十年不辍并乐此不疲。伦飞在这一场调整中最终衰落下去,最后只能力保为国内二线笔记本品牌做代工的业务。宏碁虽在欧美大获成功,在中国大陆却不得其门而入,目前仍处巨烈的变动中。
一方面这些企业极难适应中国大陆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在大陆业务的主管人清一色都是从台湾总部派来的。
台湾企业的保守如同日本在华企业,与后者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起码,从去年开始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的高层里开始有了大陆人的身影,大批日本人开始回国,一大批中国人开始进入日本企业的中高层,为其日夜谋划。这也是打破了日本企业在中国二十年历史的一个记录。
而台湾企业目前做不到这一点,原因是复杂的。
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台湾人对大陆市场心存芥蒂,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大陆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太高,这在台湾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无法接受,也不可能将这么大的基业托付给跳来跳去的大陆职业经理人。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大陆的市场规划变化莫测,一方面他们不允许有不符合规则的市场操作,另一方面他们的老板并不能真正的了解中国市场,底层的意见又触及不到高层,造成信息隔膜。
一位台湾it界某知名企业的老板对记者说:台湾企业只是自以为了解中国大陆市场,自以为都是中国人,实际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两岸都发生了显明的不同。该老板在泰国设厂几千名员工一律采用当地人,而在大陆,他就做不到这些。
明知海峡两岸已经出现了文化差异,而偏偏不用大陆人做高管,这其间的原因一两句难以说清。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台湾企业西进大潮当中,大部分的台湾高科技企业将车间和研发中心搬到了中国大陆,但是,真正核心的东西还是放在了岛内。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台湾当局的政策管制,比如0.18微米晶圆的核心机台必须由台湾人掌握,大陆员工不得接触甚至接近,台湾对高科技出口封锁很严,必须是成熟3年以上的技术才能转移到大陆。
中国大陆市场更多的为他们提供成本竞争力上的优势。真正的要扎根大陆市场,还是站在大陆市场上心怀欧美,对于台湾企业来讲是一个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