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承诺你能相信几分?不法维修人员的损招有多损?06年3月6日,记者与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家电维修师傅交谈时,了解到家电维修行业尤其是不正规维修者的一些黑幕,就此为市民提个醒。
偷梁换柱,黑的就是你
王老太太家住西工区,家里的冰箱坏了,但是已经过了保修期。为了图省事儿,她到附近一个家电维修部修理。老板告诉她是压缩机坏了,需要更换新的。谁知新换的压缩机装上不到三天,又无法正常运转了。王老太太又叫来修,老板摆弄了两下,好了,可又过了两天,冰箱再次“罢工”。王老太太觉得不对劲儿,便找到一家正规的家电售后服务部门,一检查,原来根本不是冰箱压缩机的毛病,而好好的原装进口压缩机早被一台旧压缩机换掉了。
有时电器不好用,实际上只是保险丝断了,有的维修人员却说是其他零件损坏,甚至将故障面扩大,通过换贵重零件来欺骗顾客;如果顾客嫌价格贵不修,就人为制造一些故障。譬如在线路设置上搞一些小动作,将1欧的电阻设置成100欧或者是将1安的保险胆用5安的保险胆去试。这些人为制造的问题“其他任何人都修不好,只能掏钱换新的”。
漫天要价,蒙你没商量
有些家电维修店为了吸引客户,首先会报出较低的人工费,但在维修过程中会将需要更换或维修的配件价格说得很高。有些维修人员为了多赚钱,会换下许多没有损坏的配件,也就是“以好换好”,然后再收取高额费用,让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埋单”。
一位师傅说,比如换一个热水器的零部件,一些维修者竟向消费者收取240余元的部件费,实际上这些零件的市场价格仅为70余元,加上维修费也就是100元左右!如果遇到有顾客砍价,这些维修者又“抬”出零件的质量好坏之分等各种理由,一般消费者只图赶快修好,往往对价格不太敏感,就搭进去不少冤枉钱。
拿回维修部背后的猫腻
现在修理家电,维修者一般都提出把家电搬到维修部修理,因为“上门检查时做手脚的余地很小”。最容易让消费者相信的理由就是:家里没有维修的平台,需要拿回维修部用各种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比如修理电视机时,只要拿出“电视的一些专用精密零配件需要不停地调试,不可能都拿到消费者家里来”这样的理由,消费者肯定会言听计从。回到维修部,接下来的“处理空间可就大了”。
一些消费者往往有这种片面的心理:家电很快就能修好的话,消费者总会觉得费用不会太高;如果维修时间长一点,就表明问题比较严重,维修人员花费的心思也较多,维修费理应高一些。因此,维修部一般都不会马上将家电修好送回来,即使修理好了,也要在维修部存放久一点。
相关新闻:
长沙:发布4号消费警示 家电维修须慎重
许多消费者都有维修家用电器不愉快的经历。一台家电出了问题后,不是修不好就是费用高得吓人。
今天(06年3月7日),长沙市工商局发布4号消费警示,为广大消费者维修家电的问题支招。
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火星镇的胡先生99年购了一台某品牌冰箱,因冰箱出现了故障,按保修单上的电话联系上门维修,维修人员说是电磁阀坏了,张先生付了140元更换了一个,不到5天冰箱又出现了故障。他只好联系维修人员再次上门维修。张先生原来也更换过一个同样的部件,但是价格仅2元。他觉得不对劲,于是投诉到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执法人员调查,张先生联系的维修人员系某品牌售后服务原签约维修人员,现已解除合约,个人开办了维修店。执法人员责成该维修人员退还了多收的140元现金,并向张先生赔礼道歉。
家住韶山路的刘先生98年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电视机,去年电视机出现了故障,多次找维修部联系,但一直无法修好。刘女士投诉到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在工商执法人员的介入下,刘女士这台电视机才得以修好。
工商人员调查,目前家电维修市场复杂。有的是自办的专业维修店,有的是与原厂家、商家签约的维修人员或维修店。解除协议后,因熟悉原销售情况,这些维修店和维修人员仍以商家、厂家的名义开展维修业务。有的漫天要价,有的维修质量大打折扣。
为此,长沙市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维修家电时一定要慎重。家电出现故障时,要到正规的售后维修服务部维修,或到证照齐信誉度高的维修店维修;上门维修时,要查看维修人员是否具有维修资质证书、上岗证、身份证明;维修前,要了解家电的故障、维修零部件的名称、价格、填好维修单,双方签署维修时间、维修项目;更换零部件时,最好将旧部件保留并开具票据;如遇到维修质量或纠纷问题时,及时向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