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耗材被认为是it产业中最后的一块高利润市场,随着通用耗材的产品品质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认可,其总体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升高。然而,在国外厂商的“专利壁垒”面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建立行业标准,对国产厂商进行保护,才能挽救脆弱的国内企业。
国内厂商遭遇专利阻击
就在几年前,在中国,包括墨盒、硒鼓在内的耗材生产似乎还称不上是一个行业。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打印耗材的制造中心。国产耗材大多以欧美为主要市场。中国的墨盒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60%,其中80%出口,国内一些主流耗材企业产量更是90%都出口。
爱普生、惠普、佳能等原装打印耗材巨头,越来越感到来自中国厂商的冲击,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动作也日益频繁。早在2000年,中国的天威公司因墨盒专利问题在美国遭爱普生起诉,经过长达5年的时间,双方才庭外和解。2006年,跨国原装耗材巨头两次要求启动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的第337条款,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和在美国销售的墨盒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禁止该类产品对美国的进口和销售。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打印耗材委员会会长、天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贺良梅告诉记者:“和其他大规模的制造行业相比,中国打印机耗材行业的力量较小,抗风险能力也很弱。因此在国外品牌的打压下,目前已有很多品牌开始从市场消失了。“据不完全统计,仅爱普生就已经先后向14家国产耗材企业提起行政干预或上诉,国产耗材企业正面临四面楚歌。
国外厂商加速渠道建设
在用专利阻击国内厂商的同时,国外厂商也加大了正品耗材的渠道建设。
最近,爱普生在耗材业务上又做出大动作。公司将直接管理下的“爱普生正品耗材零售店”,与“正品耗材合作伙伴”紧密结合,建设全国范围的耗材渠道网络。据悉,目前全国“爱普生正品耗材零售店”已有200家,而合作伙伴多达2200家,遍及全国229个城市。
2005年底,惠普宣称在已有的774家耗材放心店基础上,将放心店的总数扩展到1200家。
同时,惠普的耗材业务在今年实行了区域分销模式。富士施乐近两年也加大了耗材、纸张业务的投入力度。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渠道部总经理苏雷表示,要建立专业耗材与产品销售相结合的代理队伍,调整代理产品的结构,提升整个渠道的盈利能力。今年3月份,富士施乐还签约神州数码为商用纸的中国区独家总代。
另外在名称上与惠普有雷同之处的佳能“原装耗材放心店”如今也已成为耗材市场的一大看点。此外,利盟在大力发展特约经销商、建立“利盟耗材加油站”的同时,也积极建立直销网络。目前利盟已经和“当当网”合作,在全国60多个城市为用户提供正品耗材送货上门服务。
行业标准能否挽救市场
中国耗材行业面临的危机,折射出跨国巨头在知识产权方面已经从布局,进入了收官阶段。在“专利壁垒”面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面对跨国耗材巨头火力凶猛的频繁进攻,国内耗材企业的反击也一直没有间断。日前,爱普生墨盒62项专利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决无效。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委会秘书长龚滨良认为,打印机市场目前已陷入“低价卖打印机,高价卖耗材”的怪圈,原装打印机厂商都希望靠耗材来赚取高额利润,设置专利壁垒,阻止兼容耗材厂商竞争就不足为奇了。
贺良梅认为,“一味模仿、抄袭的通用耗材注定要在市场上消失,而积极改变模式,进行专利创新的企业是可以存活和发展的。”有分析认为,知识产权已成为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已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共享。但贺良梅认为,“游戏规则”既然已经制定,就不得不遵守,这恐怕是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要付出的代价,从长远看,专利保护对中国企业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耗材行业标准,给国产通用耗材争取时间和空间,保护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最近,广东省已经发布了墨盒的地方标准,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国产耗材厂商来讲是一次巨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