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摘 要 实践教学是工科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设想,并讨论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建设开放性电气实验室,电工实习等。

关键词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构想 电气工程

1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校工科专业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对各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通过对部分学科(专业)的合并与重组,新编高校专业目录已从原来的500余个压减至249个。压减以后的学科(专业)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最集中地表现在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更加重视与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毋庸置疑,重组后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应能适应重组后各专业(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重组专业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2 重组后的电气工程专业呼唤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一级学科重组后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口径宽,该学科涵盖了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制造、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电工新材料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既有强电,也有弱电,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另一方面,强调了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具体地讲,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器件与系统的结合、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因此在确定其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这两个特点,把构建“宽口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电气人才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技术型电气工程师”,以“服务于电力工业及其相关电气设备制造业”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为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必须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长期以来,各高校重理论课、轻实验课,重课堂教学环节、轻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学,不要投资或投资少、且组织容易,而工科实验(实践)课往往要有较大投资、且组织较难等诸多客观原因。除此之外,教学管理部门在观念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偏颇,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过多地强调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训练,会将高等教育与职校教育或技工学校教育等同起来。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与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将来主要从事理论或研究工作有关。事实上并不如此,依照目前高校扩招这种发展态势,大学教育在我国不久将来不再是“贵族”教育,必将更走向平民化、大众化,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将面向基层。这里并不是说学好书本知识不重要,而是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和理论教育同样重要。报纸上刊登“硕士生,大学生易找,熟练技术人员难寻”的报道,也或多或少说明了在校期间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将需要大批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基层技术人员,这个层次上的技术人员应该就是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正因为认识上不够重视,才形成了长期以来实验(实践)课程过多地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局面。要打破这一局面,应该从教学体系上着手予以改革,把构建服务于理论教学,但从理论教学体系中分离出来,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两条主线之一。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提高到突出的位置,是工科高等教育中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举措。

3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3.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源于理论课程,且要服务于理论课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潜在创新能力上。一个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通识实验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实验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实验课(专业课)及集中性的实践环节四大部分构成,前面三大部分可称为课程实验教学,后一部分称为集中实验教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通识实验课内容,应该是对工科各专业通用的,如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cad、计算机基本操作及软件编程调试(可根据专业需要选一种或几种语言)等。

  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程体系应按一个或多个相近的一级学科来组织。譬如我校将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通信三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统一起来。一方面,有利于资源配置,避免了实验设施的重复投资,同时也因为学生人数较多而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也便于

  • 构建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