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随机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频率测量

摘 要:介绍带有随机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测频原理、实用电路、程序设计和误差分析。

关键词:低频信号;频率测量;单片机应用

1引言

图1(a)为无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波形图,其测频方法通常有周期法、频率法和等精度测量法等。图1(b)为带有随机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波形图,随机干扰脉冲只在低电平持续时间内出现。针对图1(b)信号特征,笔者利用单片机at89c51中的t0、t1计数器,采用软件查询方法实现带有随机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频率测量,其测频范围为1hz~10khz。

2测量原理

通过一个2.1s的粗测过程,由程序自动测量图1(b)中包括干扰脉冲在内的实际信号的周期t1,t2,……tn,取其中较大者,记作tmax,tmax的取值范围为t≤tmaz≤t。其中,粗测过程持续时间2.1s的确定,是考虑到测频范围1hz~10khz中出现下限频率1hz时,测量的各种可能性中至少有一个完整的tmax值。

然后进行一个实测准备过程,避免粗测过程结束时恰好落在低电平。由于干扰脉冲的存在,直接进行实测过程会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当程序查询到下降时,进行延时,路过低电平,以保证紧随其后的下降沿为某一个脉冲完整周期的开端。实测准备过程的时间大约在0.2s~2s之间。

从该下降沿开始,启动计时器t计时,开始实测过程。每查询到一个完整周期的第一个下降沿,延时,跳过低电平,有效地避免干扰脉冲的影响,同时计数器n加1。进行到1s时准备结束实测过程,即在其后的一个下降沿结束测频过程。这样,实测过程的时间为t=1+t′(s),其间累计的有效脉冲个数为n,则信号频率为:

3测频电路

测频实用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由信号整形电路、单片机at89c51、键盘和显示电路等组成。at89c51片内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和t1,设置为16位

 

粗测过程中,t0用于2.1s定时,2.1s到结束粗测过程;t1用于测ti(i=1,2,…,n),从中确定tmax,为实

测量过程主要包括粗测、实测准备、实测三个过程,测频程序框图略。

4误差分析

测频误差主要来源于n个有效脉冲对应的时间t的测量误差δt。测时误 差δt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计时器计数误差δt1。计时器的标准时钟脉冲采用fosc,当fosc=12mhz时,δt1=1μs。二是软件查询信号输入引脚状态的响应误差δt2。at89c51系列单片机执行查询引脚状态指令时,若一个机器周期采样到高电平,接着的下一个机器周期采样到低电平,则判定为出现一个下降沿。这一查询过程最大的可能误差δt2≤一

5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方法经过笔者实际使用,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特点,适用于低频测量。
参考文献

[1] 余永权.89系列(mcs51兼容)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 张友德.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 带有随机干扰脉冲的低频信号频率测量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所属分类: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