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的原理是借助电磁感应,为线圈通电,不同含铁量的成分会使线圈产生不同频率的震荡,由此来测试成分的含铁量。我做的部分也非常简单,使用51单片机操作12864做显示,矩阵键盘
控制系统的行为,1302存储时间,可有可无,24c02用来存储预设参数,用于方便计算,仅此而已。
接到任务后,准备一晚上把它弄完。这也是上大学以来首次通宵做东西(其实后半夜基本都在发呆),第一天晚上进展还算比较快,每个基本模块的基本操作都能进行了。然后就
可以回家轻松过五一啦。其实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做一个什么样的操作界面比较靠谱。由于没有gui支持,做什么玩意全都需要自己安排。原仪器用的是数码管,自然参考价值不大。起初就试着按照操作步骤
来编排界面。
时钟显示-》设置参数1-》设置参数2-》。..。..-》测量结果-》返回重测
整个过程是一个线性的设置过程,逐一检查每一个参数,然后进行测量。
后来我发现既然要选择参数进行设置,我们应该把参数选择放入一个并排选择的环境中,即参数选择界面-》1,。..2.。. 。.. -》回参数选择界面。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设置参数,
修改需要修改的部分。
当时想也没想就这么写了,而且写了一个超级长的大循环,里面嵌套了无数小循环,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
冗长的程序搞乱了自己的思维,测试过程中发现键盘扫描出了问题,时常有检测不到按键的现象。而回头看看自己写的程序,实现类似的键盘检测却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还都写在同一个
函数中,就算不出错,自己也不想再看。真有种绝望的感觉,后来又将这段代码全部删除了,这是个教训。
/*****************************************************************************************************************
*在实现类似功能的时候,最好是用同样的方法,这种方法要经过仔细的推敲和实验,可以不是最简单的,但必须是最可靠的办法。比如在这个程序中,每次显示之后然后判断按键
值,从而进入下一个步骤。可见,每个步骤的切换都是相类似的,当然,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开始的做法就是想起来怎么做就怎么做,写得多了自己也不明白了。我们可以
遵循这样的模式:
key = KEY_NULL;
while(key == KEY_NULL)
{
key = keyscan();
switch(key)
{
。.. 。..
}
}
这段代码用于检测按键相对比较清晰,可靠性高,可以作为通用模板。
****************************************************************************************************************/
写完了按键的控制,下一个比较让人纠结的就是12864的显示问题。使用有字库的12864本来应该是方便一些,但是被我奇葩地搞得一塌糊涂。开始写了一个在12864上打印字符的函数
,然后再上面循环打印出要显示的数字。程序复杂也就算啦,关键是打印效果很让人郁闷,我们知道12864带字库的是16*16为一大格,这样一个字节写下去,一个数字就占据1个方格,光标还
乱飞。纠结一段时间知道,受到打印字符串的启发,将数字转换成ascii放到数组中,数组尾巴上加‘\0’,然后当做字符串显示,就ok了。
然后就是最令人抓狂的问题,EEPROM读取出错。24c02是iic器件,51模拟iic时序是我以前从网上荡的,测试单个写入读取正常。但是写入一个数组,读出来的却是隔一格有,隔一格
乱码。网上没见过这种问题。有问题,放一放吧。五一长假,人生中第一次约女生,然后。..,不知道还有没有然后了。..。..玩了5天,回到学校,找高手们研究研究。于是大家集思广益,各种
办法找问题,最后我们发现如果人为写入一个数字,也是第一个正确,接下来的一个错误,然后又正确。我估计是延时的问题,两次写入之间加延时,正常存取。可见,找不出问题的时候,
和大家讨论一下是非常有益的。主要是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一步一步排查是显示的问题?转换的问题?eeprom读出的问题?eeprom写入的问题?开始一直怀疑是读取方式的问题,也就没
考虑是写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延时函数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这种有严格时序要求的总线协议。弄清每个延时的意义是有必要的。
搞完这些后,我发现keil2中最让人蛋疼的问题来了,莫名其妙的不产生hex文件,一大堆warming以前见过(uncalled segment ),也不知道怎么就好了,这次做个了断吧。仔细看过这些警告,全都是大写
但是可以看出是针对有些函数的,查看发现全都是没有使用的函数,我们将这些没有使用的函数与变量全部注释掉,warming减少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可以了,貌似编译器不知道什么函数被调用,而是将其都编译,生成obj。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要养成好习惯,
不调用的函数和全局变量及时注释掉。否则就和我一样,程序没多大,内存却很容易就溢出,以至于无法定义变量和基本计算出错。为了减少这种内存的浪费,我们必须牺牲一部分可读性,将函数拆开直接写到用的地方,尽量使函数并排而不是嵌套。
开始为了函数易读写了这么个奇葩的结构:
void test_fun()
{
//char key;
T0T1_init();
ascii_init();
disp_welcome();
iniTIal_ds1302();
disp_clock();
while(1)
{
select_change(POINT_POSITION);
disp_bas(POINT_POSITION);
test_process(POINT_POSITION);
}
}
这个结构直接放到main函数中,其实这样做,系统需要为里面的嵌套浪费许多内存来保存环境,所以内存很快就被吃光了。将这个结构拆解,直接装入main函数,这样定义变量就可以啦。
目前数组还原数字方面计算总是出错,原因还不明确。
技术专区
- Alexa语音服务软件扩展STM32Cube
- 结合DNN API驱动未来神经网络应用的解决方案
- 针对于高端移动通信和汽车市场的四集群设计
- 一款基于帧捕捉的开源图形调试器应用设计
- 即将成为标准配置的最新安全技术:后视摄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