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收购公司的问题,表面上是整合不利,实际上是价值观出了问题”。2005年带领分众登陆纳斯达克之后,江南春很快发现,自己的利润比其他公司高,但市盈率却不高。国外投资人对分众所提出的“生活圈媒体”概念(即围绕都市人生活空间的媒体,比如电梯、卖场等)不熟悉也不感兴趣,他们还认为分众发展存在“天花板”,即当中国所有的楼宇、卖场都安装上液晶屏之后,分众的升值空间也就没有了。
“我得把自己打扮地更性感一些吸引投资人”,江南春想到一个新的概念“中国最大的数字媒体集团”(china largest digital media group)。在他的设想中,数字媒体包括:lcd屏、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这些对投资人而言更熟悉,而且意味着无限的增长空间。接下来他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来填充这个数字媒体帝国。
以2006年收购当时国内最大的手机广告商凯威点告(即分众无线)以及2007年收购互联网广告技术提供商和代理商好耶为代表,分众逐步进入手机以及互联网广告领域。随后分众的市值也随着收购而不断攀升。
2008年315晚会对垃圾短信的曝光,直接导致分众无线业务关停。更严重的是,让分众快速并购的隐患开始爆发。
“其实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能装。”江南春反思道,“原本收购的目的就是错的,是为了市值,为了企业家的野心,不是以广告主的价值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赚钱开连锁为目的,结果就是倒闭;而以服务为目的,结果反而能赚钱。”在回顾分众发展历程时,江南春表示,过去的快速扩张是因为“眼红别人”,希望能像别人一样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而现在他已经从投资人导向转向客户导向,“只要以服务为目的,就一定能赚钱”。在未来的三五年,分众将聚焦在楼宇、框架、卖场三大主营业务上,专注向纵深发展。
2009年初江南春重新出山担任分众传媒ceo,现在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广告主和消费者身上。
在楼宇业务上,分众开始一二线城市的高清升级,把一二线城市更换的液晶屏填补到三四线城市中,扩充三四线城市的覆盖,满足一部分广告主渠道下沉需求。在播放内容上,更多地考虑娱乐化、互动化,江南春最近还在琢磨将rfid技术与液晶屏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在看到广告的同时就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体验、消费。
在电梯框架广告上,分众现在的更新周期是15天,周期越长,一方面可以降低分众在更新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更多的广告费用。江南春提出,这个更新周期应该缩短。在他看来,如果消费者看3遍记不住,那么看10遍也一样记不住,多放的天数对广告主而言并没有意义。“我们愿意以增加劳动的损失,给广告主提供更大的价值。”
在卖场也一样,现在购买分众的卖场广告会在整个卖场播出,江南春则认为应该分区域播出,比如在化妆品专区播放化妆品广告,这样可以降低广告主的经济压力。“如果划成三块,广告主就只用付1/3的钱。”这一建议也遭到分众销售抱怨,为了达到和以前一样的销售业绩,他们需要去寻找更多的广告主。江南春则认为,“从广告主的角度把价值最大化,他们就会逐渐把在其他媒体渠道投放的钱转而投放给分众,今天少了3亿,明天一定会把这3亿补回来。”
对于分众的调整和未来发展,江南春还在思索中,也尽量婉拒媒体的采访。在未来三五年内,他表示,分众将会聚焦在楼宇、框架、卖场三大主营业务上。
那么分众的再次回归如何面对“天花板”的问题?江南春的答案是,“现在我们拓展了160多个城市,今年计划拓展300个,以后还可能是500个,中国的县城一共有2000多个。”除了更多的网点覆盖外,包括高清升级在内的一些措施,也将提高分众的收入。江南春认为这三大主营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手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在这些领域深耕。
对于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一些领域出现的新机会,江南春也还在关注,但他表示短期不会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