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2003年10月13日,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的龙头企业隆重举办“国际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及中国的对策”专题报告会,深入探讨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现实与前景。
11月6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将汽车电子产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提出从引进外资、引进新技术入手,重点发展2至3家大型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12月10日,siepec2003跨国电子采购展在深圳举行,汽车电子首次亮相,成为珠江三角汽车电子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汽车电子一时被炒得沸沸扬扬,对于汽车电子市场的未来预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大蛋糕。检测系统、定位系统、音响系统、防盗系统等各种需求将成为未来电子市场的主流交易。但汽车电子,真的已经在中国形成规模市场了吗?
综观宏观市场,配套产业链薄弱;细看微观市场,市场份额过小;比较技术实力,与国际差距甚大。一系列的不足让人怀疑,汽车电子究竟是一个市场还是一种计划要付诸实施而为实施的理念?
严格地说,国内目前只在缓速器、汽车音响、诊断检测等领域形成雏形配套,而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信息通信系统4大系统之间的紧密配套关系还尚未形成。即使是电子工业十分发达的深圳,也已经错过了发展汽车整车产业的良机。撇除产业内的自身配套不完善,物流环境的滞后也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面。siepec2003日本主办代表木村茂所长就指出,想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深圳的物流环境就必须逐步改善。
其次,中国政府在“八五”、“九五”期间就开始着手进行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长期以来国内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致使大量研究成果没有形成产业化。这一脱节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汽车电子的发展。
而在深圳华强北,全国最有名的电子商业街,每天的市场交易额过千万,但这其中50%以上的交易额是由二、三极管及芯片完成,需求主要来自通讯市场和pc市场,而汽车电子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市场,目前的市场交易额只能控制在整个销售额的5%,更多的经销商只愿意投资利润空间更低的通用元件市场,而不愿投资有风险的汽车电子市场。这里,汽车电子似乎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至于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德州仪器、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生产巨头都在倾力投资。国外汽车电子在中国国内销售属正常现象,但国内的汽车电子却从未在日本、韩国等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市场上出现。质的差异使得国内半导体器件供应商缺乏国际竞争力。另外,中国长期以来在汽车和零部件进口方面实施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导致国内半导体器件供应商研发、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严重不足,无法及时提供整车厂商生产新车型所需的高标准、高技术和低成本的半导体器件。
对此有关人士评价,国内现有的汽车电子产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大约落后10年~15年。这样的差距如何赶超?谁都明白汽车电子的发展将会为国内电子制造业的再次腾飞做出巨大贡献,但汽车电子在国内商业化的模式并未形成,国际对中国的定位只是“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消费市场”非制造市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挖到国内汽车电子第一桶金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德尔福、日本电装、巴斯夫、霍尼韦尔等这些国际竞争对手。
汽车电子市场对我们来说,似乎还只是一种即将实施的理念。“八五”、“九五”期间就开始着手进行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是因为没有取得成绩吗?不!只是因为与产业化脱节。发展汽车电子是因为没有政策支持吗?不!信息产业部已经开始着手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制订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不同的只是稍慢了一点。汽车电子的空前发展不能给通路商带来利润空间吗?能!只是汽车电子初步发展,不愿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
国内汽车电子带来的商机是我们的,但发展这个市场并不是别人的事。躺着是等不到果子吃的!市场要发展,技术要跟进,政策要完善,光这些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自主,发展自己的市场,提高自己的技术。汽车电子是市场,不是理念,光说不做只意味我们会丧失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