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看到不少公司的企业文化上都有“敬业”这一名词,敬业这一观念已经普遍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认同,的确,敬业,首先就体现着一种责任,公司的发展就离不开这份责任。现代企业认为公司整体是一个团队,在共同愿景的目标下,全体员工都应该会为了企业的发展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但事实是这样吗?
敬业,是一个态度问题,对于某些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口号问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大陆首富刘永好有一次在韩国考察,看见了一家面粉厂,不过300名员工却创造了在国内工厂3000人才能达到的产量。刘永好很感慨地说,为什么同样的系统工艺和设备,同样的时间,产量一样但是创造效益的人数却不一样?
君不见:国有企事业单位多年的做法已经让国人习已为常,效率低下、办事拖沓,政府机关的“一杯清茶一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的工作剧照日复一年。见前日报载:人大会议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呼吁:让每年除夕放假法定化,因为,每年的年三十当天政府机关基本上都不办公,但这一天的考勤照打。更有甚者说到元宵节后再上班,因为,中国人的年俗是到了十五过完了才算年过完。
近年来,我们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市场上异军突起,大大小小的民营成功的一条法宝莫不过都是“认真”二字,因为,民营老板知道,唯有认真做事,才有赢利的可能。
那么,我们的员工不认真吗?对待工作不敬业吗?举一个例子:业内外人士都知道,海尔的张瑞敏一锤砸冰箱的故事,结果砸出了今天的海尔集团,一个令亿万中国人自豪的名字。
据韬睿咨询公司(towerperrin)的一项全球范围内的调查,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要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非常敬业比较敬业不够敬业
全球平均水平 14% 62%24%
美国21%62%16%
比利时18%67%15%
加拿大17%66%17%
德国15%70%15%
爱尔兰15%70%15%
韩国9%71%20%
中国8%67%25%
…
提倡敬业精神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入关以来,与狼共存已经是一个事实,在起初,中国企业还可以凭着对本土市场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市场缝隙中奋勇拼杀,但随着市场秩序的完善和竞争机制的公开化,国外企业强大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员工素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的效益成本就更显得岌岌可危了。
敬业,从领导抓起
事实上,最不敬业的应该是企业领导,提倡敬业精神应首先从领导开始,在现有公司制度的条件下,制定制度又破坏制度最严重的正是领导,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企业里最敬业的是中层员工,他们是公司的中坚力量,维系着公司的正常运转,最不敬业的是高层领导,他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运筹帷幄”,领导带头不遵循规则,工作效率自然就提不高,员工更是纷纷效仿行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自己曾说,每天他都工作至深夜。正因为他对工作的狂热,才缔造了今天庞大的微软帝国。
敬业,从我做起
公司是一个团体,在共同的战略目标面前,团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德国人的严谨和敬业态度在世界上是出名的,德国的产品在世界上也是质量过硬的。中国企业管理中总是强调人性化管理,却往往忽视了管理制度的刚性力。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员工素质的提高,可以加强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在具体工作中,普通员工所承受的压力要大于目标的制定者,员工对待工作“要我做好”到“我要做好”的心理转变,才是公司良性化发展的内动力。
查钢经营师武汉市蜂业协会理事湖北某医药公司副总经理企划人8年市场工作,从事过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食品行业的销售工作。对招商运作、产品线开发、市场策略,人员激效、渠道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